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材料主要体现的史观是

A革命史观

B.文明史观

C.全球史观

D.社会史观

 

C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读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中可以看出,作者是站在整个世界的高度来说明这个问题,故材料体现的史观是全球史观,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19世纪后期的某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图示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 交通工具的革新

C. 工业革命的推动

D. 对外殖民扩张的推动

 

查看答案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材料反映

A. 三角贸易    B. 商业革命    C. 价格革命    D. 商业危机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查看答案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在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其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 西方方文化的影响

B. 政府政策的推动

C. 民主思想的传播

D. 社会性质的变化

 

查看答案

国际舆论曾评价新中国某一“开放行动”是新中国35年以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 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B.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 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 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