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一个美国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可以使它团结起来”。“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受到苏联挑战的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逊政府找到了帮助那些受压制者的‘国家安全’的理由。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二战后美苏两国几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给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由于“冷战”这种疑似临战态势的不断持续,刺激了国防工业,从而“造就了美国尖端技术”。而更重要的是给了美国以拉拢资本主义同盟者的天赐良机。
——张宏毅《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原因及未来走向》
材料二
到60年代末,美国决策者认为传统的是非标准应该检讨。尼克松解释说:“今天,‘主义’已经失去活力……我们的目标是要清除掉外交政策中所有敏感的、情绪化的东西。”基辛格也说,我们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将依据他们的行动,而不是意识形态来判别别的国家,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陶文钊《中美关系100年》
材料三
美国著名战略问题专家托马斯·巴尼特在《五角大楼的新地图——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写道:在克林顿政府的第二个任期期间,我在五角大楼办公室的一面墙上发现了这样一则个人广告。
招聘敌人启事:成熟的北美超级大国寻求有敌意的合作者以进行军备竞赛、第三世界冲突和一般性对抗。候选者必须有足够威胁,以说服国会满足军事需要。具备核战能力者优先;但如果拥有重要生化武器资源,非核候选人也可考虑。请将求职信并舰艇和空军中队照片寄至: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招聘敌人启事:成熟的北美超级大国寻求有敌意的合作者以进行军备竞赛、第三世界冲突和一般性对抗。候选者必须有足够威胁,以说服国会满足军事需要。具备核战能力者优先;但如果拥有重要生化武器资源,非核候选人也可考虑。请将求职信并舰艇和空军中队照片寄至: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刘福明《中国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对美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调整与中国关系的原因。
(3)材料三表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就在清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的同一天,明治天皇睦仁也针锋相对的颁布了宣战诏书,其中声称:“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帝国于是劝朝鲜以厘革其秕政朝鲜虽已允诺,清国始终暗中百计妨碍……列派大兵于韩土,要击我舰于韩海,狂妄已极。”并称开战原因在于“使朝鲜永免祸乱”“维持东洋全局之平和”等。日本在战争期间对国际舆论的拉拢和利用,甚至不惜使用金钱收买欺骗等卑劣的手段。但我几乎看遍了甲午战争期间所有《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大报媒,没有看到一篇中国官方或者个人主动提供给美国公众阅读的资料。战争爆发伊始,很多西方媒体向中日两国同时提交了随军采访申请,然而与日本政府主动邀请记者随军采访不同,清政府在整个战争期间,不允许国内外记者随行采访。
当时许多西方媒体有关甲午战争的报道,被美化成了大和民族主导下的“文明之战”,1894年8月12日出版的英国《每日新闻报》露骨地评论道:“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着封闭与开放两股势力,西方国家之间会更亲近日本。”
——据张晓玮、张鹏《甲午战争爆发前夕的中日危机公关》等
根据材料,就中日两国在舆论宣传上的做法,取一个或几个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20世纪70年代,随着欧洲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一方面在维护美欧联盟的前提下,增强西欧的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通过北约,通过美国在西欧的驻军和核武器来“保护”西欧安全。这说明了
A. 西欧与美国之间既依赖又竞争
B. 西欧与美国之间结成军事同盟
C. 西欧国家已彻底摆脱美国控制
D. 美国在西欧的政治地位已丧失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日本从落后的战败国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化强国,从导致日本经济起飞的国际环境看,其主要动因是
A. 朝鲜战争爆发的刺激
B. 美国的扶持
C. 东亚国家腾飞的启示
D. 冷战的影响
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Plan)为题材创作的漫画。对该漫画寓意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冷战政策的效果较明显
B. 欧洲复兴的希望在美国
C. 美国意图控制和利用西欧
D. 两极格局激化集团内部矛盾
1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颁布《土地法令》,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等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一举措
A. 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
B. 使临时政府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C. 有利于俄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D. 建立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