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反映了下表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情况表 阶段 时间 人数 第一阶段 ...

下表反映了下表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情况表

阶段

时间

人数

第一阶段

1950-1953年

1708名

第二阶段

1954-1956年

5853名

第三阶段

1957-1958年

1654名

第四阶段

1959-1965年

很少

 

 

A. 对外交流受到国家关系的影响

B. 苏联支持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C. 派遣留学生是落实“一边倒”政策

D. 世界格局转换影响对外交流

 

A 【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1959-1965年中国向苏联派遣留学生数量很少,当时中苏关系恶化破裂,故有此现象,这说明对外交流受到国家关系的影响,故A正确;中国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只能说明中苏两国的文化教育的交流,并不能说明苏联支持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故B错误;派遣留学生的目的不是落实“一边倒”政策,而是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故C错误;1950年到1965年处于冷战和两极格局时期,世界格局没有发生大的转换,故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宁曾指出:“凡是居民生活习惯特点或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其机构则用普遍、平等、秘密的投票方式来建立。”这可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实施提供理论借鉴

A. “一国两制”构想

B. 村民自治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经济特区制度

 

查看答案

1948年11月,毛泽东亲笔写下《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著名电文,指出我军“在所有的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繁叶茂了”。这一电文表明

A. 中央决定从中原地区进行战略反攻

B.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做了充分准备

C. 中原全境解放,解放战争进程加快

D. 中原地区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

 

查看答案

1937年3月,国民政府派孔祥熙赴欧,一是庆贺英王加冕,二是与欧洲诸国签定了一系列借款合同,并订购了大批军火。孔祥熙还利用外交手段,期望建立太平洋国家互不侵犯及互助协定。孔祥熙的外交活动

A. 为了讨好英国提升国民政府形象

B. 订购大量军火为了剿灭共产党

C. 表明国民政府积极应对日本侵略

D. 加速了四大家族控制全国经济

 

查看答案

1927年是中国革命道路转变的重要一年,中共对革命的领导权由开始在“左派国民党旗帜下”进行,转变为“党的主要口号就是苏维埃”。这一变化

A.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

B. 是中国共产党对俄国革命道路的照搬

C. 纠正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思想混乱状况

D. 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查看答案

袁世凯为笼络康有为,召他主持清史馆。康有为辞道:“我若修清史,则袁世凯首为罪人,如此必不为所容,因此不可赴任。”以下各项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 康有为具备优秀史学家品质

B. 康有为反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C. 康有为惧怕袁世凯的权威

D. 康有为不能原谅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