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武则天统治时期,把中书省、门下省分别改称为凤阁、鸾台的同时,又大量加授“同凤阁鸾...

武则天统治时期,把中书省、门下省分别改称为凤阁、鸾台的同时,又大量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其意图主要是

A. 扩大宰相职权

B. 开辟升迁途径

C. 全面控制朝政

D. 体现女皇威严

 

C 【解析】由“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以得出,这样就可以使得中央的高级官员都被武则天所控制,故选C;“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是使得宰相的职权被削弱,故A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题干的做法汉代皇帝就做过,所以不能称“开辟”,故排除C;D是表面就可以看出的,不能说是意图,故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以前,各君王的外戚(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都来自一些拥有政治实力的诸侯国。自从秦统一以后,特别是在汉代以后,皇帝的外戚便从其臣民中遴选了。据此推知,汉代的外戚

A. 始终把持着中央政权

B. 与三公九卿平起平坐

C. 专权根源是皇权专制

D. 决定历任皇位的更替

 

查看答案

嬴政认为,给死去的王上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很不合适的事情。称帝时,他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并下令今后不再给死去的皇帝上“文、昭、武、惠、襄”之类的封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一做法

A. 正式终结了古代谥号制度

B. 旨在确立皇帝的无上权威

C. 是宗法制发展的必然趋势

D. 实现了对全国的直接管辖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变化大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政治家的立法创制,另一种是在适应统治形势变化过程中发生的日积月累式的变迁。下列各项符合材料中“政治家的立法创制”的应是

A. 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

B. 从幕镇割据到重文轻武

C. 从血缘政治到官僚政治

D. 从设立内阁到置军机处

 

查看答案

《左传》载,公元前493年,晋国赵鞅与郑军作战,为鼓舞士气,赵鞅下令,“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县大于郡,时称“县郡制”。《逸周书》载:“千里百县,县有四郡。”这反映出县郡的设立

A. 旨在取代井田制

B. 适应了诸侯争霸

C. 巩固了分封秩序

D. 加速了各国分裂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初,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问题。他已经接受了西方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的民族主义学说,“宣杨放弃个人权利,以国家至上的集体主义价值为本位,提倡民族国家主义”……他说:“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是中国人’之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也。”“民族主义之发达之既极,其所以求增进本民族之幸福者,无有厌足。……知他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国民所当汲汲者也。

—浅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材料二德意志民族主义特殊的国情造就其必须经过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两步才能最终实现统一:17——18世纪出现的文化民族主义实现了德意志文化上的统一,而拿破仑战争的爆发,促使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转变为政治民族主义,它促成了德意志民族反对异族统治和压迫的民族解放战争,之后形成了成熟的政治民族主义,并在其指导下德意志最终实现了统一……而这种民族主义使统一后的民族国家难以建立民主政治,结果带上了军国主义色彩,从而使民族国家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张的特点。

—《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影响。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梁启超民族主义相比,德意志民族主义中出现的新特点,及对德意志国家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