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道光末年梁廷枏(楠)撰写的《夷氛闻记》描述了英国议会决议出兵中国的场景:“顾通...

清道光末年梁廷枏(楠)撰写的《夷氛闻记》描述了英国议会决议出兵中国的场景:“顾通国商民皆不欲启衅东粤,且用兵势将加税也,议数日不决。终以众喙汹汹,人持一见,遂以求和争战两事,诣其所事罗占土神祠阄卜,将决焉,得战阄三,于是专意称兵。”该记述反映出作者对

A. 鸦片战争的原因缺乏深刻认识

B. 场景的描述与事实相一致

C. 英国政治体制已经有相当了解

D. 英国社情民意有清醒认识

 

A 【解析】材料将西方的议会决策的过程看成是求神占卜的过程,说明对英国的政治体制并不了解,结合所学,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鸦片战争,材料表明作者对鸦片战争的原因缺乏深刻认识,故A正确;英国议会决策并没有祈求神灵,场景描述与事实并不一致,B错误;材料中的作者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英国的议会决策,没有搞清楚鸦片战争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要求,C错误;从材料中的“顾通国商民皆不欲启衅东粤”可以看出,作者对英国社会了解并不深刻,对英国社会民情认识也并不清醒,不知道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正是商民打开中国市场的要求,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朝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时许多古籍、著作被排除在外,甚至被销毁,特别是明末清初有关满人早期历史和明朝抵抗清军入侵的许多史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清朝统治者敌视、排斥汉族文化

B. 清朝乾隆统治时期民族矛盾尖锐

C. 《四库全书》的编纂完全是毁灭古籍

D. 清朝为巩固统治加强文化思想控制

 

查看答案

元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离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这一变化(  )

A. 扩大了地方权力

B. 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导致地方政策变更频繁

 

查看答案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安》:“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种做法

A. 使中书省地位超越尚书省

B. 有利于防范宰相的擅权

C. 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能

D. 说明监察机构日益完善

 

查看答案

秦汉以后“官”掌握行政权力,“爵”用来确定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历代帝王往往采取“官以任能,爵以酬功”的做法,其主要目的是

A. 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B. 提高官府行政效率

C. 维护君主统治权威

D. 削弱贵族政治势力

 

查看答案

《仪礼》(先秦)内容主要是冠、昏、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如“昏礼”(即婚礼)必经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共六道程序,才能取得社会的认同。这一记载最能反映当时

A. 社会生活的迷信色彩

B. 血缘政治的等级关系

C. 包办婚姻的封建特色

D. 儒学的包容开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