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有人缔结抵押自身或转让物件的契约,而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有人缔结抵押自身或转让物件的契约,而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那么当时所作的诺言不得违反”。《民法大全》规定,“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两则材料都体现了罗马法

A. 保护私有财产

B. 维护奴隶制度

C. 强调契约至上

D. 重视呈现证据

 

D 【解析】.保护私有财产与题干材料无关,故A错误;维护奴隶制度是罗马法的实质,但材料反映的是公民之间的关系,维护奴隶制度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民法大全》没有反映出契约之上的原则,故C错误;《十二铜表法》反映如有证人在场,则缔结的契约不得违反;《民法大全》强调“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两部法律反映的是罗马法注重证据的特点,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机构虽总辖军国事务,但不是一个正式权力机关。大臣除奉命办事外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下列哪组言论是对该机构及其大臣的描述?

①“雍正七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

②“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

③“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露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题文)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清朝确立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到三省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不再设立巡按御史。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

A. 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B. 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

C. 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 违背了中央集权制原则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往往通过采取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来削弱相权、加强监察等手段来实现。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 西周分封制与元行省制

B. 宋代通判与明监察御史

C. 唐中书省与元中书省

D. 宋中书门下与元中书省

 

查看答案

“书坊自经史子集事类,州县所试程文,专刊小板,名曰夹袋册,高价竞售,专为怀挟(夹带)之具,则书不必读日期矣。”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肯定了书坊在普及知识上的贡献

B. 商品经济渗透到科举考试中

C. 反映的内容与印刷术发展有关

D. 反映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答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认为秦灭周,得水德,尚黑,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遂成为邹衍“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实践者。材料本质上说明秦始皇

A. 强调其统治的合法性

B. 提倡君权神授的理论

C. 信奉阴阳五行的学说

D. 遵循以德治国的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