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清朝确立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

(题文)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清朝确立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到三省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不再设立巡按御史。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

A. 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B. 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

C. 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 违背了中央集权制原则

 

A 【解析】 明朝的“三司”互不统属,相互牵制,清朝固定督抚制度,不再设立巡按御史,这就强化了地方事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C项错误;清朝的督抚制度也没有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故B项错误;“每两道三省设总督一名”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往往通过采取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来削弱相权、加强监察等手段来实现。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 西周分封制与元行省制

B. 宋代通判与明监察御史

C. 唐中书省与元中书省

D. 宋中书门下与元中书省

 

查看答案

“书坊自经史子集事类,州县所试程文,专刊小板,名曰夹袋册,高价竞售,专为怀挟(夹带)之具,则书不必读日期矣。”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肯定了书坊在普及知识上的贡献

B. 商品经济渗透到科举考试中

C. 反映的内容与印刷术发展有关

D. 反映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答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认为秦灭周,得水德,尚黑,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遂成为邹衍“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实践者。材料本质上说明秦始皇

A. 强调其统治的合法性

B. 提倡君权神授的理论

C. 信奉阴阳五行的学说

D. 遵循以德治国的思想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 纣母所生三子依次是微子启、仲衍、受德

B. 商纣得以继位最主要原因是大臣支持

C. 纣继承王位是因其母由妾成妻身份的变化

D. 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查看答案

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父亲遗留下的财产,每一个儿子都有一份。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应该是指

A. 禅让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王位世袭制

D. 礼乐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