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隆庆三年(1569),大学士高拱上疏反映商人的愁苦和商业的窘困,并奏请皇帝革除宿...

隆庆三年(1569),大学士高拱上疏反映商人的愁苦和商业的窘困,并奏请皇帝革除宿弊。之后张居正提出农商荣枯相因,进一步肯定商业的作用。明代中后期,部分士大夫认为经商有成,在价值上也等同于读书有得。这些史实折射出

A. 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B. 商业贸易繁荣推动了文化重心转移

C. 货币体系转向为以银本位为主

D. 商业空前繁荣影响了士大夫的认知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时期的部分官员和士大夫肯定了商业发展的作用,联系所学可知,明朝时期商业发展较为繁荣,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士大夫阶层思想的转变,D正确。A项“取代”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中没有涉及文化中心转移,B错误。材料中也没有提到货币问题,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何一民在《中国城市史纲》中提到,唐代主要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杭州、苏州、湖州、常州、鄂州、洪州、广州等70个之多。他认为,唐代的城市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分布也较广泛且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这表明

A. 唐代经济发展较为均衡,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影响最大

B. 唐代城市兴起,体现了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普遍发展

C. 对外贸易的发展、商帮的涌现促进了南方城市的发展

D. 唐代东部地区经济较为繁荣,有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查看答案

汉代最好的工匠是属于官府的,最好的工艺品皆是由官府所造的,而宋代的名瓷则多为民间的工匠所造。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B. 商品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

C. 程朱理学的积极倡导

D.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据此作者认为

A.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 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C. 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D. 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查看答案

元朝匠户子孙世袭,被长期“鸠集”在官营手工作坊内工作,而到明朝初年,匠户除在规定时间服役外,其余时间都可以“自由趁作”。这种变化

A. 表明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 标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 说明匠户地位和身份的根本改变

D. 促进了手工工场的兴起

 

查看答案

明代农村出现了大量的雇农,有长年为地主佣工的长工,有按季佣工的短工,有按月受值的月工,有临时受雇的日工。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农村部分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

B. 农村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 农村劳动力的性质发生了一些变化

D. 农村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