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近代历史上,政治民主化是各国近代化发展的基石,而不同的国情决定了各国采取了不同...

在近代历史上,政治民主化是各国近代化发展的基石,而不同的国情决定了各国采取了不同的近代化(现代化)道路,体现了近代化模式的多元发展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国是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在世界历史的长剧中,属于英国的惊心动魄的场面着实不多见。但正是这个不爱走极端的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至少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政治制度方面为现代世界奠定“基石”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了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1870年后,德国短时间内完成经济起飞的政治基础?材料中的“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即命教育总长蔡元培负责征求国歌。同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公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中华民国国歌:

东亚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政治制度上向美国学习的具体表现。分析近代中国未能建立起欧美式民主政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确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或议会制度)、责任内阁制、资产阶级政党制度 (2)政治基础: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巩固统一。 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影响: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使德国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3)具体表现: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实行三权分立制。 根本原因:中国是帝国主义操控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而且列强也不允许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解析】 (1)依据所学从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或议会制度)、责任内阁制、资产阶级政党制度的角度分析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分析回答;第二小问从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来回答;第三小问从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角度回答。 (3)第一小问从政治体制分析回答;第二小问原因从社会性质、经济基础以及列强入侵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民众运动,国民党参加的少,共产党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 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 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 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 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查看答案

《资政新篇》提出:“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资取”。它所“资取”的主旨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地学习西方,即根据本国国情,不失时机地学习西方先进的事物与制度。但《资政新篇》并没有在军民中引起积极的反响,这主要是因为

A. 《资政新篇》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B. 其作者对西方资本主义了解肤浅

C. 其主张未能体现农民起义的现实愿望和要求

D. 当时中国缺乏进行重大改革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查看答案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的58个议席中,作为国家统一运动领导者的普鲁士仅拥有17席。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普鲁士有能力(14票足以否决议案)否决任何欲修改宪法等议案,但其他小邦也可以联合以多数票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这说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A. 通过行政机构设置维护中央集权

B. 在权力分配方面有联邦主义性质

C. 力图维护普鲁士的核心领导地位

D. 保留了浓厚的封建社会主义残余

 

查看答案

以下哪一情景最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A. 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

B. 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

C. 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

D. 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

 

查看答案

英国法学史专家梅因说:“无论是为了罗马的意义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况且,在罗马史中从来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因此,罗马帝国制定了

A. 《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民法大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