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3年8月,赫鲁晓夫在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同声谴责南斯拉夫背离社会主义复辟...

1963年8月,赫鲁晓夫在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同声谴责南斯拉夫背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之际,赴南访问并发表演说,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赫鲁晓夫

A. 决心摒弃斯大林体制发展资本主义

B. 试图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

D. 希望学习新的经验应对国内危机

 

C 【解析】根据“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同声谴责南斯拉夫背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赫鲁晓夫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赫鲁晓夫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不必统一社会主义建设模式,C正确;赫鲁晓夫并没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和赫鲁晓夫试图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无关,排除B;20世纪60年代,苏联并不存在国内危机,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5年8月30日到31日夜间,苏联采煤工斯达汉诺夫利用老式风镐,创造了5小时45分采煤102吨的记录,超出当时普通定额的13倍,其本人成为全苏工人学习的榜样。这说明了

A. 苏联工业技术水平大幅提高

B. 新经济政策获得民众广泛支持

C. 工业化建设中工人热情高涨

D. 苏联农业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

 

查看答案

1930年3月,苏联农业集体化比例由1929年12月的20%猛增到58%。苏共中央对此现象进行了批评,随后集体农庄数量开始减少,1000万户农民退出农庄,据此可知

A. 苏共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进程

B. 苏联农业公有化方向发生变化

C. 世界性危机影响苏联农业决策

D. 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查看答案

1951年,第比利斯地铁获准开建,国内上百家国有企业参与其中:莫斯科提供列车、车站电子钟、通风系统、盾构机,列宁格勒生产扶梯,变压器来自基辅,哈尔科夫制造配电器、通讯基站……这说明当时苏联

A. 经济体系日趋完备

B. 工程技术实现自给

C. 易于凝聚全国力量

D. 商品市场基本畅通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苏联的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计划经济体制

A. 是斯大林的创举,应长期坚持

B. 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唯一途径

C. 在一定时期适合苏联国情,有一定的合理性

D. 阻碍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查看答案

1928年,苏联爆发粮食收购危机。面对这一危机,斯大林认为,只有用阶级斗争的办法,才可能真正解决这一危机,解决农村资本主义向苏维埃政权进攻的不利局面。材料表明

A. 危机根源在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左”倾思想占据上风

C. 农业集体化不适应工业化的需要

D. 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