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0年,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大楼建成,来自全国的物产商品展览会多次在此举行。...

1920年,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大楼建成,来自全国的物产商品展览会多次在此举行。同时,总商会亦开始办起自己的图书馆和杂志,创建公益性商业学校,对青年职员或学徒进行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这些举措

A. 实现了上海工商业的均衡发展

B. 借鉴了商帮地域整合的成功经验

C. 利于增强民族工商业的竞争力

D. 推动全国统一工商社团开始建立

 

C 【解析】材料“来自全国的物产商品展览会多次在此举行”“创建公益性商业学校,对青年职员或学徒进行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反映出材料中这些措施可以促进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其竞争力,故C项正确,B项错误;A项说法错误,错在“均衡发展”;“上海总商会”不是全国统一的工商业社团,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初,中国商办银行相继出现,全国有15个省成立了商办铁路公司,纺织、采矿、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发展迅速。从社会发展进程看,它们对中国影响最深刻的是

A. 民族经济发展进入繁荣阶段

B.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转型

D. 改变了中国经济附庸的地位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民办中型轮船企业逐渐增多,许多新创办的公司明确提出了收回航权的口号。他们在同外国公司的竞争中,大都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这使他们在外国垄断势力的压迫下,不但得以坚持下来,甚至还能有一些发展。”材料主要表明

A. 近代中国航运业因受到外国势力压迫难以发展

B. 民办轮船企业的发展与近代爱国思潮紧密相关

C. 民办轮船企业在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D. 民办轮船企业成为近代中国航运业的主导力量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记载:1906年,清政府颁布了《奖励商勋章程》,第二年,又先后颁行了《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和《奖励华商公司章程》。这些章程

A. 适应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    B. 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旨在抵制列强的资本输出    D. 反映清政府抵抗侵略的决心

 

查看答案

1910年,晚清官方在南京举办规模最大的博览会——南洋劝业会,还设有两个外国展厅。其中,湖北的茶叶、景德镇的瓷器、广东的黑檀、汕头的亚麻抽绣,最吸引人眼球。外国展品有英国机器、德国和日本军用物资、美国的广告等。各省众多人士纷纷乘坐火轮、火车前去参观。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重视兴办实业

B. 被迫开放市场

C. 主动融入世界

D. 出现“短暂春天”

 

查看答案

1873年,陈启源在南海县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知县徐赓陛以“有伤风化”、“夺民生业”为由进行查封。1887年,清政府又承认该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准其照旧开设。据此可知

A. 清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发生变化    B. 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走出困境

C. 晚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斗争    D.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