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印度尼西亚泗水召开贸易部长会议,会上贸易部长们同意成员经济体国间分享信息,并承诺到2016年将关税削减到5%或以下。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
A. 将建立统一的亚太区域市场体系 B. 把对抗欧盟作为该组织的重要任务
C. 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内部自由贸易 D. 将会完全消除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
二战前的几百年,西欧几乎是大战不出十年,小打年年有。但二战后西欧各国轻而易举地化干戈为玉帛。如今,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和睦相处,互利合作,已达到或接近达到彼此国界形同虚设的地步了。这主要得益于
A. 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欧洲一体化迅速发展 D. 美国称霸全球战略
1947年,苏联代表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起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当时世界银行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与政治目的无关
B. 随着马歇尔计划公开和“冷战”加剧,苏联对美国经济政策产生反感情结
C. 为了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D. 美国为了建立美元的霸权地位,把苏联排斥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外
1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法案规定:美国将拨款援助西欧各国作为战后复兴经济之用,凡是参加的受援国,都应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管制。该法案客观上
A. 遏制了共产主义力量壮大
B. 扶持和控制了西欧国家
C. 使“冷战”重心发生转移
D. 有利于西欧经济一体化
俄罗斯《晨报》报道,20世纪苏联领导人好感度最新民意调查结果,勃列日涅夫成为现代俄罗斯人最喜欢的苏联领导人,其中有56%的受访者对勃列日涅夫持肯定态度。勃列日涅夫得到肯定的理由是
A. 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B. 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耀
C. 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过美国
D. 冲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
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 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 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
C. 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 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