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材料一:西藏社会民主政治巨变
时间 | 重大事件 |
1959年前 | 《十三法典》、《十六法典》等旧西藏的法律。(用野蛮、残酷的刑罚维护其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人们生而不平等) |
1959年 | 开始实行民主改革,旧西藏的所有“法典”被宣告彻底废除。 |
1961年4月 | 西藏各地乡一级基层普选开始。 |
1963年3月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西藏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条例》。 |
1965年9月 | 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宣告了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西藏人民从此享有了自主管理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常委会,加快了经济立法的步伐,相继制定了一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的法规。 |
材料二: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历史学家意见不一。负责进行(一般性空中)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的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H·米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有哪些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以西藏自治区的建立为例,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日本战败原因的几种观点。如果站在“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的立场,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就是否脱离英国而独立举行公投,联合王国面临分裂危机,此前有些英国国会议员建议,女王应该介入。白金汉宫却罕见地发表公开声明说,女王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英国女王之所以在苏格兰公投问题上“保持中立”是因为
A. 英王只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对政治没有任何影响
B. 独立公投是苏格兰内部事务,与英王无关
C. 即便独立,女王还是苏格兰国家元首
D. 根据英国法律,女王对政治议题须保持中立立场
2013年10月16日,美国债务危机风波再次上演:在部分政府部门长达16天的关门危机后,美国国会在最后一刻达成协议,通过了提高债务上限的议案,并经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形成立法。这一债务危机的演变过程是因为美国
A. 总统对参议院和众议院负责
B. 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C. 联邦主权遭到削弱
D. 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①中国的丞相制度
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③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④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有学者指出:“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这种怪相被打破得益于
A.责任内阁制的正式形成
B.两党制的充分发展
C.1832年议会改革的实施
D.英国宪章运动的推动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决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约束。”这说明西塞罗
①认为法律是理性的表现
②以法律维护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③强调法律的广泛性和不可更改性
④尊崇法律至上的原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