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 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B 【解析】 材料信息有关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研究视角有:经济角度、政治角度、自然因素角度,这说明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认识越来越多元,故B项正确;历史研究没有唯一正确的观点,研究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英国最早具备经济条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自然条件优越等,这些视角都是基于对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而得来的,故C项错误;后期的研究未必比传统观点更为可信,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仁宗天圣二年,拆除“京师民居侵占街衢者,令开封府榜示,限一岁,依元立 表木(界限)毁拆”。……宋神宗开征“侵街钱”,宋徽宗征收“侵街房廊钱”,无 疑默认了侵街行为的合法性。这种变化(    )

A. 宋代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 有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

C.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加强对商业贸易的控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作为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影响最大的两大政党,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以及斗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大问题。两党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政治制度建设,在实践中出现了巨大的差别,导致两党出现了不同的结局。

结合材料与中国近代国共两党活动的相关史实,围绕“政治实践与社会环境”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领事可以介入中国海关事务,中国的海关主权便开始受到侵害。自1853年列强夺取上海海关管理权,至1858年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建立,中国的海关管理权开始落入外国侵略者之手;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任总税务司后,设立总税务司署。制定的《海关募用外人帮办税务章程》规定:“各关所有外国人帮办税务事宜,均由总税务司募请调派,其薪水……均由税务司作主。”华籍关员“亦委诸总税务司”,1869年公布了《中国海关管理章程》,并于1870年1月1日开始实行,从而基本完成了近代中国海关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成立于949年10月25日。海关总暑先后接管了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26个海关;调整了各海关的组织机构,进行了对旧海关工作人员的教育,以肃清帝国主义残留在海关中的势力和影响。新海关也不是过去那祥单纯是收税了,而是要依照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使我国不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

——摘编自熊巍昱《近代中国海关主权回归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关制度建立的国内、国际背景,并对其作出简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代中国海关制度相比较,现代中国海关制度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包括制定了《中华民国的法》、《中华民国民法典》、《中华民国智行新刑律》等重要法律共241件,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巴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到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

——摘编自许克江、马烈《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

材料二  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由于它建筑在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成文的”宪法更牢国。……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总而言之,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

——摘编自李少玉《17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材料三  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本要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

——摘自许耀桐《北京日报》2017年3月13日

(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法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民国时期实行法制改革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并对照材料一,说明近代中英两国在法制改革中的不同之处。

(3)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并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制建设的史实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这里的“立论前提”主要是指

A. 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

B. 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

C. 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

D. 革命伟人的特殊经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