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了

A. 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 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C. 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 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D 【解析】 依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华民族面对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等外来侵略,不断反思前进,从保守闭关锁国,不断斗争,积极挽救民族危亡,终于建立新中国,故D项正确。A项对西方侵略的认识错误,它给中国带来的是屈辱和灾难,并非为了建立新中国;B项片面,没有认识到中华民族面对外来侵略进行的不屈斗争;C项错误,战争并非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是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末废科举的举措加速了儒学的解体,儒学失去了基本的信仰群体。人们因挣脱了制度文本的约束,心灵获得极大的解放,各类主义纷纷涌现,思想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乱象。这说明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

A. 加快了清末立宪运动的进程

B. 促进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C. 为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条件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舆论对世界形势描绘。据此得出的合理解释是

记述

出处

夫今日泰西大局……绝似周末战国形势:时局又与春秋相仿

1898年《申报》

彰彰西报,日将瓜分之谣;渺渺中州,将踵波兰之辙

1898年《知新报》

居此有强权无公理,与帝国主义之民族相遇,安所往而不居劣败之数耶

1906年《通学报》

协约者,战争之新法也,强国之战弱国也

1907年《外交报》

 

 

A. 维新变法时期国人华夷观念开始动摇    B. 近代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前途深感绝望

C. 近代中国人开始探索和了解世界形势    D. 民族危机加深推动国人关注世界局势

 

查看答案

史料记载,江南制造总局在整个洋务运动时期共翻译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744本,其中公法交涉类226本。同一时期,京师同文馆共翻译西书25种,其中国际法与外国法类就占了5种。据此可知

A. 国内外形势促使政府调整对外政策    B. 向西方学习成为了国人的共识

C. 洋务派强调用国际法处理外交事务    D. 国人开始西方制度领域的探索

 

查看答案

(题文)《广州租界史大事记》载:1859年,广州沙面租界是英、法两国人花钱从珠江河水中填土而新造的,共花费32.5万墨西哥元,其中,英方出资4/5,法方出资1/5。这些填造的土地,须按亩向清政府交纳地租,每年每亩1500钱。据此推知,该租界

A. 并未侵犯清朝领土主权

B. 由中国主动出租给英国

C. 成为列强最早侵华据点

D. 土地所有权仍属清政府

 

查看答案

上海方言前成立于1863年,是上海第一所外语专科学校。该校《课程十条》中规定:课文之前一日讲解《养正遗规》、《朱子小学》诸书,若有进境,则投以《近思录》及《朱子全书》、《性理精义》各篇。”由此可见,清政府

A. 彻底放下天朝上国的姿态

B. 仍极力维护专制统治

C. 固守中体西用的传统理念

D. 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