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

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材料表述指的是

A. 卢沟桥事变

B. 淞沪会战

C. 太原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B 【解析】 依据材料中“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生于 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的淞沪会战,这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指1937年7月的抗战,不符合“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排除;太原会战发生于1937年9月—11月,历时两个月,不符合“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排除C项;D项发生于1938年3-4月间,不符合“1937年”,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

A. 坚持“城市中心”    B. 坚持“持久战”

C. 井冈山道路    D. 实行人民民主

 

查看答案

以下对历史概念解读正确的有

①冷战:指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两个方面的对抗形式

②两大阵营:指以美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③两极格局: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对峙和对抗

④多极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目前已经定型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查看答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人说“今天的欧洲人们出行的时候都感到非常方便无需繁琐的出入境手续不需要漫长的等待过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欧共体的成立

D.欧洲联盟的成立

 

查看答案

(题文)“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该观点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

A. 朝鲜半岛重要的战略位置

B. 朝鲜缺乏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

C. 北约与华约在亚洲尖锐对立

D. 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  )

A. 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

B. 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

C. 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国家问题

D. 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