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曾说:“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曾说:“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张伯伦不能确定的“某种东西”应该是

A. 大萧条及其影响

B. 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的影响

C. 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D. 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

 

A 【解析】由材料的时间信息“1932年”和材料信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可知,这种东西指的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及其影响,故A项正确;此时的苏联还未影响到资本主义世界,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此时还没有开始,故C项错误;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是经济危机的影响,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维新失败后,天津的《国闻报》连续报道谭嗣同拒绝出国被捕受戮的消息:由英国注资的上海《新闻报》刊出康有为来信,揭露慈禧迫害光绪的内幕;有日本背景的《亚东日报》发表了梁启超从日本寄来的长诗《中国行》。一系列报道表明当时

A. 中国近代新闻业开始起步

B. 维新变法运动得到舆论支持

C. 大众传媒对时政紧密关注

D. 变法对思想产生启蒙作用

 

查看答案

下图是民国初年“剪辫子”的历史场景,两幅照片中主人公的服装、神态和动作反映出

A. 国人普遍认同剪辫易服

B. 西式生活成为国民共识

C. 剪辫易服运动一呼百应

D. 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并存

 

查看答案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 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查看答案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A. 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B. 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 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查看答案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 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