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4年10月,中央决定: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国家的利润按11种税种向国家交税,...

1984年10月,中央决定: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国家的利润按11种税种向国家交税,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此规定

A. 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B.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 强化了国家对企业的管理

D. 提高了企业工人的待遇

 

A 【解析】由“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说明与之前相比,企业有了剩余的利润可以自由支配,所以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选A而排除C;题干反映的是企业上交国家的利税比以前减少了,故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B;“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是对企业来讲有了自由支配的部分利润,但是未必就用于企业工人待遇的改善,故D不完全符合题意,所以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央开展了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大跃进”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查看答案

1938至1940年间,上海、汉口、南京三地内迁四川等西南地区的民营工厂数分别是104家、90家、10家,包括了冶金、机械、电气、化学等工业。这些工业的内迁

A. 为持久抗战打下物质基础

B. 表明政府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城

C. 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D.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繁荣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之前,太太一直用于称呼官员的妻子;而民国时期,太太成为上流社会和平民百姓共同青睐的称呼。这种变化体现了

A.传统礼俗消失              B.科学知识普及

C.平等观念传播              D.妇女地位提高

 

查看答案

1872年,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引起很多人反对。其理由是“男女同厂房作工,有伤风化……高烟囱有伤风水”。据此可知,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A. 列强侵夺

B. 技术薄弱

C. 思想守旧

D. 资本缺乏

 

查看答案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 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 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 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 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