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和日本近代以来,两国的发展历程既有相似也有不同,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我们来看...

中国和日本近代以来,两国的发展历程既有相似也有不同,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我们来看看日本的发展史中哪些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材料一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请回答:

(1)为什么说“这一系列条约”“对日本来说……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一种观点的理解。

(4)从明治维新成功中,你得到哪些重要启示?

 

(1)原因: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日本社会性质发生本质变化。 (2)特点: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3)理【解析】 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三种观点任选一种,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给满分 (4)启示:应坚决反对外来压迫;改革者要有魄力;改革应顺应世界潮流;既要重视经济、政治、军事改革,又要重视文化教育改革。(答对其中2点即得满分) 【解析】 试题(1)材料反映了美国打开日本国门,民族危机出现,内忧外患造成日本社会危机加剧。 (2)注意提取材料信息“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 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说明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说明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先选择一种观点,表明态度,再进行论证,但要注意史论结合。 (4)启示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关键:找准关键词,树立中心点;层层再深入,角度要铺开;统观出规律,现实有借鉴;表述用概念,条理要清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释,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材料二: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级,称曰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措施上的主要不同点。并分别指出两次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影响。

(3)两则材料能不能作为判断两场改革性质的依据,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的强国御辱之道

C.形成了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

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康有为《公车上书》中的下列观点能够体现戊戌变法主要特征的是

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兵强天下之势

D.设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之议郎

 

查看答案

《应诏统筹全局折》与《五条誓文》

A. 都是改革的施政纲领

B. 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化措施并得到了贯彻执行

C. 颁布于新政权建立后

D. 都表达了统治者的变法决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