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有学者称“夫外货舶来品之侵入,关税自主后犹可挽救,独此病入膏肓之洋商工厂...

中国近代有学者称“夫外货舶来品之侵入,关税自主后犹可挽救,独此病入膏肓之洋商工厂,犹如附骨之蛆,不克(不能做到)消除,”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 外国在华设厂加重中国经济的危机

B. 领土主权受损影响经济的独立发展

C. 投资设厂成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

D. 丧失关税自主权引发列强开厂热潮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意在强调外国在华设厂对中国的危害更大,危机更重,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领土主权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强调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而是强调列强扩张的危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对题意的曲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历史学家费正清说:“日本这时已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民族主义使它的政府和人民在共同的目标下团结起来对付中国;而中国的政府和人民基本上是各行其是……中国人民几乎没有受到冲突的影响,政府几乎全部凭借北洋水师。”作者认为中国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 国人民族观念淡薄    B. 武器装备陈旧落后

C. 政府军事策略失当    D. 北洋官兵妥协退让

 

查看答案

1944年9月,蒋介石发表《告知识青年从军书》,号召知识青年从军,规定:服役年限为两年,公务员保留薪水,大专学生保留学籍,高中学生服役期满后可免试升入大学。这表明

A. 中国抗战兵源面临枯竭

B. 中日战争仍处于相持阶段

C. 国民政府关注兵源素质

D. 抗日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

 

查看答案

蒋介石曾发表公告说:“此乃初步之胜利,不过聊慰八个月来全国之期望,稍弭(平息)我民族所受之忧患与痛苦。”“此”事指

A. 百团大战    B. 淞沪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远征军入缅

 

查看答案

1931年10月7日,蒋介石认为:此次对日作战,其关系不在战斗之胜负,而在民族精神之消长。余固深知我国民固有之勇气与决心早已丧失殆尽,徒凭一时之兴奋,不具长期之坚持,非惟于国无益,而且反速其亡。是故余志已决,如果倭寇逼我政府于绝境,迫我民族至无独立生存之余地,只有挺然奋起,与之决一死战,以表示我国家之人格。材料表明蒋介石的态度是

A. 支持全民族抵抗日本侵略    B. 政策重点放在积极剿共上

C. 忍辱负重,批评仓促应战    D. 已经做好了持久抗战准备

 

查看答案

1935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了资源委员会,直隶军事委员会。主要任务为负责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动员开发,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重工业的主管部门。其产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相关的钢铁、动力、机电、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资源委员会的设立

A. 使官僚资本空前膨胀    B. 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

C. 使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D. 不利于轻工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