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61年至1770年间英国先后换了6届首相,有3名直接或间接地迫于国王压力而辞...

1761年至1770年间英国先后换了6届首相,有3名直接或间接地迫于国王压力而辞职,1名被国王直接罢免。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 国王权力不受限制

B. 议会权力遭到削弱

C. 内阁首相没有实权

D. 君主立宪有待完善

 

D 【解析】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国王的权利受到宪法之约,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议会权力,排除B;C内阁首相是行政首脑,C错误;材料表明,君主立宪制下英王还具有较大的权力,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它引发了英国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金融家与产业家开始进入贵族行列。”英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原则也变成“符合国家而不是国王个人的利益”。材料中的它是指

A. 斯图亚特王朝建立    B. 1832年议会改革    C. 内阁制的建立    D. 光荣革命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诸侯国争夺王位现象频繁发生,像齐国公子小白、晋国公子重耳这样的王室贵族流落他乡的情形较为多见。这主要反映当时(  )

A. 贵族政治已经崩溃    B. 王位世袭难以为继

C. 宗法秩序受到冲击    D. 诸侯争霸异常激烈

 

查看答案

(题文)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 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 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 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查看答案

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  )

A. 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 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 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 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查看答案

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 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 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 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 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