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2年刘伯承在报告中指出:“百团大战总的来讲是一场打了胜仗的大战役,但……没...

1942年刘伯承在报告中指出:“百团大战总的来讲是一场打了胜仗的大战役,但……没有充分发扬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传统优势,有些仓促上阵的意味,为了片面取得政治影响甚至矫枉过正。”报告中所说的“政治影响”主要是

A. 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振奋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C. 沉重打击屯集在华北地区的日军

D. 战略上支持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B 【解析】 从材料中“没有充分发扬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传统优势,有些仓促上阵的意味”说明刘伯承认为百团大战是不完善的,是为了“片面取得政治影响”,这个政治影响是激励当时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处于持久战的阶段,所以需要一定的事件来激励人民,振奋人民信心,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D选项不是主要的政治影响;C选项是战略目的,不是这里的“政治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 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 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 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 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查看答案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被迫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云贵川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主要强调

A. 国民大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革命热情

B. 土地革命调动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C. 日本侵华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意识觉醒

D. 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查看答案

2017年1月11日新华社报道,教育部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主要是基于

A. 突出东北抗战的重要性

B. 中共抗战的历史功绩

C. 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

D. 中国抗战的长久悲壮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国家体制近代化的开端。”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应是清末

A. 设置总理衙门,开展外交活动    B. 开办新式学校,派人出国留学

C. 设立资政院,筹建责任内阁    D. 倡导商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查看答案

1861年前,清政府处理涉外事务的机构主要是理藩院和礼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以处理外交事宜。该变化说明清政府

A. 天朝上国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B. 政治体制已具有近代化性质

C. 总理衙门取代了旧外交机构    D. 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已经萌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