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各国为了防止30年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各国为了防止30年代那样的大危机重演,美国为了加强军备,西欧各国和日本为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并使经济现代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特别是在5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生产高度社会化同私人垄断占有形式这一基本矛盾进一步加深,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加广泛和持续地发展起来。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经济处于颓势,英镑不断贬值,政局不稳。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她一改以往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重振英国经济。她的经济政策,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其主要内客: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通过改革,英国通货膨胀率1988年降至4%。1987年度起,英国的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

—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材料三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主义”产生的背景,归纳撒切尔夫人在经济领域调整的措施,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实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应遵循哪些原则?

 

(1)原因:战争的推动;经济危机的教训;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的指导;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战后重建的需要;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 表现: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2)背景:70年代英国经济处于颓势,通货膨胀严重(回答“经济滞胀”亦可);政局不稳;凯恩斯主义失灵;撒切尔夫人就任英国首相。 措施:出售部分国营企业;鼓励自由竞争;减少福利开支。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与完善。 (3)说明: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的某些特点,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符合国情;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生的改善。 【解析】 (1)原因:根据“美国为了加强军备”得出战争的推动;根据“各国为了防止30年代那样的大危机重演”得出经济危机的教训;根据“西欧各国和日本为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并使经济现代化”战后重建的需要;根据“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得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据所学可知,原因还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的指导,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等。 表现:根据所学可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有: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等。 (2)背景:根据“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经济处于颓势,英镑不断贬值,政局不稳”得出70年代英国经济处于颓势,通货膨胀严重,政局不稳;根据“她一改以往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得出凯恩斯主义失灵;根据“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得出撒切尔夫人就任英国首相。 措施:根据“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分析得出出售部分国营企业,鼓励自由竞争,减少福利开支。实质:结合所学可知,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与完善。 (3)说明:根据“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的某些特点,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则:可从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符合国情、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善民生等角度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方学者认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材料表明

A. 苏联在欧洲的政治、经济体系崩溃    B. 两极格局瓦解推动经济的“全球化”

C. 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D. 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区域集团化趋势

 

查看答案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墨西哥在肉、奶制品、玉米等竞争力较弱的产品方面,有较长的过渡期。同时,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部门有10~15年的缓冲期。这最能说明

A. 自贸区内存在着比较强的经济互补性    B.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侵略

C. 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    D.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

 

查看答案

2002年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口袋里的欧洲”使欧洲人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这表明

A. 原有各国使用的货币币值十分混乱

B. 为欧元区的金融危机埋下更多隐患

C. 欧盟所有成员国均已开始使用欧元

D. 欧元的诞生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查看答案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世界而言的重要意义在于

A. 确立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B. 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秩序

C. 推动世界贸易制度化发展

D. 使美元成为世界性的货币

 

查看答案

丁克”“空巢”“闪婚”“宅男宅女等新时代形成的这些新词语,总体反映出现代人

A. 生活节奏加快

B. 生活负担沉重

C. 生活方式多样

D. 生活压力巨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