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

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农民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由此可知,均田制实行的重要前提是

A. 出现大量无主荒地

B.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 政府控制部分土地

D. 当时人口大量减少

 

C 【解析】试题出现大量无主荒地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但体现不出均田制授予农民后需归还国家的特征,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均田制是针对土地兼并严重,带来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等问题,而采取的土地国有制度,故B项错误;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部分土地在农民死后需还给官府,便于国家继续授田,而“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国家无地可分,才导致“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故C项正确;人口较少不是均田制能否实施的重要前提,故D性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的土地税可追溯到春秋末期鲁国的“初税亩”和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国家开始征收土地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 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B. 不利于有效利用土地

C. 开始出现私有土地

D. 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

 

查看答案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方式,以下与其产生无关的是

A. 生产工具的改进    B. 耕作技术的进步

C. 土地私有制出现    D. 农产品的商品化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33年,国民政府为衔接浙赣线与沪杭线拟建钱塘江大桥,茅以升任工程处处长。当时,建桥需要500万元,浙江省只筹得200万元,工程直到1934年勉强凑齐经费才开工。……钱塘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势受山洪、海潮以及台风影响,江底流沙厚41米。对此,茅以升发明“射水法”、“沉箱法”及“浮运法”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建桥末期,淞沪抗战正紧,为抗战需要,茅以升及其施工队冒着敌人的轰炸加速施工,1937年9月及10月铁路、公路相继通车,这是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建桥期间,茅以升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同年底战局恶化,12月23日茅以升从全局出发,深明大义,亲自指挥炸毁大桥。大桥自通车至炸毁,尚不足3个月,但抢运国家的物质到后方为数甚巨。仅杭州沦陷前3天,就有数十万难民通过大桥疏散至后方。

——据项海帆等《中国桥梁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茅以升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遇到的困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塘江大桥从修建到炸毁过程中茅以升的贡献。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教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朝实行的恩荫制度,是当时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公元1015正月,宋真宗赵恒定承天节(真宗生日)、南郊奏荫子弟恩例,宋代恩荫之滥自此始。汉代一般荫补同母兄弟及儿子,唐代可荫子、孙或曾孙,至宋代则是一人入仕,子孙、亲族俱可得官。宋朝恩荫的机会有:圣节荫补,每年逢皇帝诞辰一次;大礼荫补,每三年逢郊社时一次;致仕荫补,官员告老退休时一次;遗表荫补,官员死时上遗表一次。功臣死后,推恩可达二十余人。据统计北宋一代平均每年以各种恩荫补官者,超过500人,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平均每年由科举入仕者。由于这些凭借父祖恩荫补官的纨绔子弟养尊处优,不学无术,甚至文不能识字,武不能射箭,其素质低下显而易见,这些是造成北宋一代官员冗杂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恩荫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恩荫制度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