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2年,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上将缅甸、印度、埃及等国列入“资本主义国家的...

1952年,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上将缅甸、印度、埃及等国列入“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范围。同年,周恩来强调要根据各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来分清敌、我、友,中国外交要争取亚非国家在战时保持中立,在和平时同帝国主义保持距离。中苏的这种分歧表明此时

A. 中国开始质疑“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正确性

B. 中国对外政策的思路出现了局部调整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 中国已不再需要同苏联保持和谐的关系

 

B 【解析】材料反映中国主张按各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来分清敌、我、友,并要求积极争取亚非国家,说明中国外交政策的思想是以国家利益为主要出发点,而非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说明中国对外政策的思路出现了局部调整,故B正确;材料反映中苏对亚非国家的不同认识与不同外交态度,没有体现中国质疑“一边倒”的外交策略,故A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中国理出,之后逐渐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1952年中苏属于盟友关系,且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因而中苏之间需要协调对外政策,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反映出当时的战略意图是

A. 促进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B.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停战投降

D. 实现解放战争主战场的转移

 

查看答案

图是川、滇、黔、陕、甘、湘、桂等七省当年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反映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B.体现了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大力支持

C.民族工业的布局发生变动

D.直观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

 

查看答案

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为瓦解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投放了大量歪曲真相的宣传画。某种意义上,此类宣传画里也隐含着一些历史信息,是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材料。下面两幅宣传画从侧面说明了

A.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成员

B. 日本侵华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C. 蒋介石牺牲民众利益来换取英美援助

D. 中国甘愿充当英国抗击日本的炮灰

 

查看答案

如表是1931年9月18日后中国军民反对日本侵略的部分历史事件,这表明(   )

A.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B. 东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 东北抗战是全民族抗日先锋    D.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查看答案

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

A. 新建的洋务企业(家)    B. 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

C. 对外赔款的数额(单位:千万两)    D. 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