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初朱元璋封他的同姓子弟为王并掌兵,但不得参与地方政务;地方官吏管理地方政务,不...

明初朱元璋封他的同姓子弟为王并掌兵,但不得参与地方政务;地方官吏管理地方政务,不得参与军务。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出现

A. 诸侯割据的局面

B. 诸侯国威胁中央的局面

C. 南北对峙的局面

D. 藩镇割据的局面

 

D 【解析】依据“封他的同姓子弟为王并掌兵,但不得参与地方政务;地方官吏管理地方政务,不得参与军务”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防止地方割据的措施,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故D项正确;“地方官吏”不属于诸侯,“地方官吏管理地方政务,不得参与军务”和诸侯割据的局面无关,排除A;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元朝行省掌握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赋予行省。这说明元代

A. 地方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 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C. 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

D. 注重君主权力的加强

 

查看答案

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别,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

A. 商品经济的繁荣

B. 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

C. 社会主流观念改变

D. 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

 

查看答案

唐朝宫殿屋顶的建筑风格,大都舒展自如,两翼如同展翅飞翔的大鸟,又如同大书法家笔下极其夸张的一撇一捺。这一建筑风格反映出唐代的文化特征是

A. 华夏初兴,彪悍尚武

B. 庄重威严、潇洒自信

C. 精雕细琢,儒雅之风

D. 落日余晖,悲壮苍凉

 

查看答案

唐开元四年(716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

A. 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

B. 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

C. 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

D. 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侍中等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来,使得中国古代官制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这反映了

A. 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

B.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C. 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

D. 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