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伍德罗·威尔逊(1856—1924),美国第28任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伍德罗·威尔逊(1856—1924),美国第28任总统。美国传统的海洋政策为“自由中立主义”求最大限度地扩大中立国的海上权利。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特纳提出“边疆学说”,马汉提出“海权论”,申明主动控制海洋的重要意义。1917年,威尔逊在演说中提出国联框架内的“绝对海洋自由”构想。美国国际角色定位逐渐由中立国向“自由卫士”、“世界领袖”转换。一战后,威尔逊在其“十”演说中重申该构想,并提出公开外交、公海自由、平等贸易、削减军备、国际联盟等,却遭到来自国内外的激烈反对。他意识到不可能通过一场国际会议一劳永逸地实现海洋自由,取得与英国对等的海军地位,于是转而谋求海洋霸权.对此,英国坚持将美国削减海军建设计划作为英国签订《国联盟约》的前提条件。1919年底,由于健康状况恶化等原因,威尔逊实践其海洋构想的努力无疾而终。

——摘编自曲升《威尔逊海洋政策构想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初威尔逊提出“绝对海洋自由”构想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尔逊的海洋政策构想经历了什么转变,并分析该构想无疾而终的原因。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一战爆发,美国逐步转变政策,力图扩大国际影响;部分精英要求美国主动控制海洋;英国仍然是世界海洋霸主,美国希望打破这种局面。 (2)转变:从倡导“绝对海洋自由”转向谋求“海洋霸权”。 原因:“自由中立主义”在美国国内仍有很大影响;分权制衡体制下国会制约了总统意志;英国仍有实力应对美国的挑战,霸主地位难以撼动;威尔逊身体状况恶化,政策无法继续推行。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威尔逊提出“绝对海洋自由”构想的背景要分三个方面去分析,一是美国自身工业实力的增强,二是英国国家力量的下降,三是受一战的影响。 (2)从材料的具体内容来看威尔逊的海洋政策构想的转变是从“自由中立主义”变为了转而谋求海洋霸权。该构想无疾而终的原因要从美国自身的政治体制、威尔逊自身健康状况恶化、英国仍是海洋霸主等多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朝鲜战争结束,美国政府认为,“共产党国家只不过将停战作为削落和分裂自由世界的手段”。据此艾森豪威尔政府一方面加强对日韩的援助。另一方面努力促成“尽早建立包括菲律宾、日本、中华民国、韩国在内的...西太平洋集体防御体系”。因此朝鲜战争以后,美日韩三国同盟关系也有了新进展。1853年11月17日,美韩正式签署《共同防御条约》,这标志着美韩同盟的建立,从此,韩国正式成为美国在东北亚一个重要的盟友。

—据夏季亭《朝鲜战争与东北亚格局》整理

(1)根据材料,指出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在东北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所采取的措施对东北亚局势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从1952年秋至1956年5月,我国以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为蓝本,在高等学校体制和教学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过院系调整,建立了以单科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为主的大学体制和以“大学—系—教研组”为结构的大学内部组织;第二,通过教学改革,建立了以专业为中心、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继而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制度。不过,在对全面、系统、大规模地学习苏联模式进行肯定的同时,还应当看到,老解放区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对广大工农群众开门的办学经验,同样对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摘自陈磊《也论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高等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会议

主要内容

1950年6月

七届三中全会

不要四面出击,国家发展需要一个过渡时期

1957年9月

八届三中全会

重新提阶级矛盾

1977年7月

十届三中全会(九届三中全会则因林彪事件搁浅)

给“四人帮”定性,并确立华国锋的领袖地位,以及决定邓小平的复出

1978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大门打开

1984年10月

十二届三中全会

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1988年9月

十三届三中全会

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1993 年11月

十四届三中全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

1998 年10 月

十五届三中全会

建设新农村

2003年10月

十六届三中全会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

2008年10月

十七届三中全会

会议最大的突破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2013年11月

十八届三中全会

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标志着从1978年开始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

 

阅读上表并结合所学,自选三个时间节点,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不断扩大商品市场,增加廉价原料供应成了英国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英国国内旧的保护关税的制度问题则日益凸现起来。……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在此书中,他尖锐地抨击了重商主义的保护政策,提出以"自由贸易"来代替以前的商业竞争……1852年,“国会以468票对53票正式通过自由贸易原则"。同年,免除关税的货物达123种,以后15年,除茶、酒、可可外,其余关税一律免除。

——摘自李自更《试论英国自由贸易故事政策》

材料二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在低关税条件下受到世界市场的制约和冲击作用开始凸显出来。……低关税导致了大量商品进口,形成对国内的巨大冲去,一些与洋货直接对抗的手工业先后衰落,甚至破产淘汰。……在国外商品冲击及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中国实业界开始探索抵御洋货,不让利益外流的振兴之道,因而,进口替代工业在竞争中相继兴起。近代状元企业家张謇提出的棉铁主义就是进口替代的体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棉纺织业纷纷筹建或扩建纱厂,而张謇兴办的大生纱厂规模尤大。

——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确立自由贸易原则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形成低关税的主要原因,并对比中英两国低关税的不同点。

 

 

查看答案

漫画《谆谆教诲》(下图)中,美国总统里根对人民说:“不要让任何人说你们是贫困的,你们拥有世界上最昂贵的武器。”漫画所表达的是

A. 军备竞赛加重人民负担

B. 美国在争霸中占据上风

C. 美国军事实力世界领先

D. “滞胀”危机影响重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