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驻津巴布韦使馆俱乐部利用端午节假期,组织馆员游览了世界文化遗产大津巴布韦遗址。馆...

驻津巴布韦使馆俱乐部利用端午节假期,组织馆员游览了世界文化遗产大津巴布韦遗址。馆员们发现该遗址由石头建筑组成,共

馆员在遗址中合影

A. 两部分

B. 三部分

C. 四部分

D. 五部分

 

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吗,大津巴布韦遗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最重要的古代遗迹,其代表的古代非洲文明,被称为“津巴布韦文化”。该遗址一共分为三部分,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史实,故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老河口市张集镇赴津巴布韦试种烟草成功,20公顷烟叶产量和质量均优于当地,纯利润12万美元。中国人是靠勤劳赚钱,而西方殖民者靠抢劫,19世纪80年代霸占了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英国殖民主义者是

A. 塞西尔·罗得斯

B. 卡尔·莫克

C. 霍尔

D. 本特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津巴布韦逐渐沦为的殖民地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意大利

 

查看答案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京剧形或以来出现了众多名伶大师。其中表演艺术最代表性、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当属梅兰芳。梅兰芳(1894-1961),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学戏,10岁登台,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个行当剧目。他尊重传统,大胆革新,在京剧艺术的唱法、念白、做功身段、武打、表演、伴奏乐器等各个方面都有新的发展与创造。1913年首次到上海演出,使很快风靡了整个江南。1918年后,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梅兰芳也是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曾三次赴日、一次赴美、四次赴苏进行演出,获得盛誉。这些活动传播了京剧艺术,增进了国际友谊,更使京剧跃入了世界戏剧之林。在抗战时期,他排演了唤起爱国精神、伸张民族正义的剧目。北平沦陷后,他罢歌息舞蓄须明志,虽然生活极度困难,但他决不为敌伪登台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兰芳先后任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院院长,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摘编自1961年10月刊《戏剧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梅兰芳开始走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梅兰芳。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沿海各省相继沦陷,与内地交通中断。国际联系和进出口贸易均无法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从陆路打通国际通道,并以主干线联接国内各地,是打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的重要途径。为了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进一步取得国际援助,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共同努力,建立了一条以新疆迪化(乌鲁木齐)、甘肃兰州、陕西西安为联接点,包括空中航行、陆路运输和通讯联系等功能的西北国际交通线。2000多名西路军蒙难将士正是通过西北国际交通线在党中央和人民群众的营救下到达延安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国际交通线运往中国抗日前线,这些战略武器和物资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缅甸被占,滇缅公路完全断绝。一时间,西北交通线成为中国惟一的对外联系通道。

——摘编自袁志学《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国际交通线的建立及其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北国际交通线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北国际交通线建立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民国元年教育大事记

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正式成立

1月19日教育部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改革清政府之学制。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为学校,监督、堂长应一律改称校长;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亲旨:清学部颁布之教科书,一律废止等14条。

9月2日,教育部顶布《教育宗旨令》,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同月,颁布《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教育令》等普通教育各级学校的专门法令。

10月,教育部颁布《专门学校法令》和《大学法令》,规定大类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工科等大学体制包括:一是大学设评议会,对大学重大事项有评审权,二是大学各科设教投会,对学和科重要事项有审议权等,全国各学堂因此纷纷改名学校,如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映西大学堂改名为西北大学等。

——摘编自别必亮《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历史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效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