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沿海各省相继...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沿海各省相继沦陷,与内地交通中断。国际联系和进出口贸易均无法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从陆路打通国际通道,并以主干线联接国内各地,是打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的重要途径。为了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进一步取得国际援助,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共同努力,建立了一条以新疆迪化(乌鲁木齐)、甘肃兰州、陕西西安为联接点,包括空中航行、陆路运输和通讯联系等功能的西北国际交通线。2000多名西路军蒙难将士正是通过西北国际交通线在党中央和人民群众的营救下到达延安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国际交通线运往中国抗日前线,这些战略武器和物资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缅甸被占,滇缅公路完全断绝。一时间,西北交通线成为中国惟一的对外联系通道。

——摘编自袁志学《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国际交通线的建立及其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北国际交通线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北国际交通线建立的历史作用。

 

(1)背景:抗战爆发后,中国沿海各省沦陷,中外联系受阻;中国为打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急需国际援助;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 (2)作用:营救西路军蒙难将士,为中国革命保留了一批骨干力量;加强了中国同苏联及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力量的联系;成为抗战期间的重要对外联系通道,打破了帝国主义经济封锁;支持了中国的持久抗战,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解析】 (1)由“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沿海各省相继沦陷,与内地交通中断。国际联系和进出口贸易均无法进行。”“打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的重要途径。为了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进一步取得国际援助,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共同努力”,可以归纳为:抗战爆发后,中国沿海各省沦陷,中外联系受阻;中国为打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急需国际援助;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 (2)由材料“2000多名西路军蒙难将士正是通过西北国际交通线在党中央和人民群众的营救下到达延安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国际交通线运往中国抗日前线”“西北交通线成为中国惟一的对外联系通道。”,可以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答为:营救西路军蒙难将士,为中国革命保留了一批骨干力量;加强了中国同苏联及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力量的联系;成为抗战期间的重要对外联系通道,打破了帝国主义经济封锁;支持了中国的持久抗战,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民国元年教育大事记

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正式成立

1月19日教育部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改革清政府之学制。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为学校,监督、堂长应一律改称校长;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亲旨:清学部颁布之教科书,一律废止等14条。

9月2日,教育部顶布《教育宗旨令》,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同月,颁布《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教育令》等普通教育各级学校的专门法令。

10月,教育部颁布《专门学校法令》和《大学法令》,规定大类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工科等大学体制包括:一是大学设评议会,对大学重大事项有评审权,二是大学各科设教投会,对学和科重要事项有审议权等,全国各学堂因此纷纷改名学校,如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映西大学堂改名为西北大学等。

——摘编自别必亮《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历史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汇编。

 

年代

主要热词

1949年10月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新中国、当家作主、五年计划、苏联老大哥、中山装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右派、大跃进、公共食堂、票证、雷锋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夺权、红卫兵、知青、乒乓外交、两弹一星、绿军装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

法制、大包干、万元户、“五讲”“四美”、高考、银河-Ⅰ号、喇叭裤

20世纪90年代

海选、下海、菜篮子工程、超市、大哥大、上网、休闲装

21世纪初期

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八荣八耻”、短信、杨利伟、入世、博客、上合组织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梦、新时代、“四个全面”、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购

 

 

根据上述材料,从不同时期若干有关联的热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任选一个角度确立论题,论述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自1999年WTO西雅图会议失败到2003年坎昆第五次部长级会议无果而终,多边贸易自由化谈判屡遭挫折;而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则稳步增长,到2003年5月,全球共签署265个区域贸易协定,其中有240个以自贸区为目标。由此可见

A.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进

B. 多极化导致贸易自由化机制失灵

C. 世界各国经济趋同化加强

D. 建立自贸区是区域集团化的宗旨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81年—1984年的美国、欧共体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由此可知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美国

3.1%

2.6%

3.5%

6.5%

欧共体

-0.3%

2.1%

3.1%

3.1%

中国

5.2%

9.1%

10.9%

15.2%

 

 

A. 市场因素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B. 欧洲一体化制约了其经济增长的速度

C.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领先

D. 美欧中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初步成型

 

查看答案

1958年,苏联向非共产党国家出口的石油占石油出口总量的74%,1963年上升到89%;1958年,苏联宣布,凡是向西欧国家出口的石油产品降价22.5%,向东欧国家出口的只降价6%;1962年,苏联再次调整出口价格,分别降价55.7%和8.3%。材料反映

A. 社会主义阵营已名存实亡

B. 经济政策摆脱意识形态束缚

C. 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D.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资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