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陆续加入他们之前一直在批...

(题文)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陆续加入他们之前一直在批评的国民政府;而梁漱溟认为当时共产党博得国内大多数的同情拥护和期待,主要是因为共产党放弃对内斗争,倡导团结抗战。材料说明:

A. 蒋、胡等人放弃了自由主义立场

B. 梁漱溟主张共产党服从国民政府

C. 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

D. 国共对立导致了知识分子的分裂

 

C 【解析】试题注意关键信息:时间,30年代。蒋廷黻、胡适等人为什么加入他们之前批判的国民党,那是为了抗战的需要。梁漱溟的观点也说明了他认为抗战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事情。故C正确。A无法从他们加入国民政府的行为就能判断。B、D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炮火中飘扬!飘扬!”歌词所反映的事件

A. 出现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 中共领导的游击战

C.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 反映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情况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上,国民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都被称为大革命。其主要的依据是

A. 领导阶级的革命性    B. 革命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C. 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D. 革命目标的高度一致性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部分形势示意图,下列观点中哪一项最能体现该历史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影响最为深远( )

A. 中共领导下的红色政权开始创建

B. 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在军事上得以纠正

C. 土地革命在湘赣地区取得了初步胜利

D.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已发生重大转折

 

查看答案

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下列事件与“妥协”相距甚远的是

A.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 1945年国共《双十协定》    D. 1787年美国宪法

 

查看答案

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讲话,提出“对于国内任何党派,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诚接纳,……中国共产党人既捐弃成见,……更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指挥之下,以贡献能力于国家,与全国同胞一致奋斗,以完成革命之使命。”对此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表明国民党抗日的决心

B. 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C. 有利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 国共两党的抗日路线一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