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要求: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以合同订购和市场...

198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要求: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以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开辟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运输;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益;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这一文件

A. 初步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

B.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市场化

C. 在农村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D.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B 【解析】试题注意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文件的时间是1985年初,此时人民公社体制已经被打破,而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建立(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排除A、C;文件只是对农产品购销制度作了调整,与农业生产“现代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根据文件精神,农产品可以逐渐走向市场化、经营方式多样化,非农产业也可以得到相应发展,因此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中国《1956到1965年粮食生产变化曲线图》,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有

A. 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 “一五”计划、中共“八大”

C. “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D. 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种现象说明福州地区

A. 西方工业文明开始传入

B. 初步出现区域经济分工

C. 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

D. 城市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

茶叶(担)年平均值

生丝(匹)年平均值

鸦片战争前

5000

5000

1845年

8010

13220

1851年

9919

23040

1853年

10122

62896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茶叶和生丝商品化程度提高

D. 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查看答案

(题文)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该图表说明中国近代

A. 外贸出口总量逐年萎缩

B. 出口产品结构渐趋合理

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D. 传统的手工业逐步解体

 

查看答案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 “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 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