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和商鞅变法相比,不同点是 A.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

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和商鞅变法相比,不同点是

A.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B.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 制度创新,并为后世沿用

D. 倡导严刑峻法

 

D 【解析】孝文帝改革并没有倡导严刑峻法,商鞅变法中倡导严刑峻法,故D项正确;二者改革都促进了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二者改革都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故B项错误;二者改革都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创新改革,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

①民族融合的潮流

②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

③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④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为此,梭伦在改革中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帮助平民以避免他们沦为奴隶的可能性

C.赋予平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

D.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查看答案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即感性发展阶段和理性推进阶段。

①“感性发展阶段”,以实验性、探索性破坏旧体制为主。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它引领中国人民开创出一条怎样的新道路?

②“理性推进阶段”,以系统性、主动性制度创新为主。这一阶段从哪一年开始?这一年,党和政府在推动“制度创新”方面有什么重大举措?

(2)有人认为,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一共进行了四个大的阶段,即晚清民国的被动附庸型、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突围型、近四十年来的扩大开放型。

①近四十年来的对外开放中,我国最先采取的举措是什么?

②20世纪90年代,我国从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着眼,做出了哪一决策?本世纪初,我国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一重大成果?

(3)综上所述,结合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查看答案

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农业改革是其“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9年1月,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49,到1932年2月下降为57,由于谷物价格不敷收割和运输的费用,因而任它腐烂在田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农场收入迅速下降。

—童有好《罗斯福新政农业政策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

材料二由于有效克服危机尚需时日,这期间美国的农产品价格仍将继续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所以必须着眼在国内寻求一个实际能够减少农民生产过剩的有效方法……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32年到1939年,美国小麦、玉米、燕麦等主要农产品的平均价格从每蒲式尔28.5美分增加到52.3美分,棉花价格从每磅6.52美分增加至9.09美分,美国农业的总收入从390亿美元增加至660亿美元。

—王祖奇《亨利•A•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

材料三罗斯福政府是公开声明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但是为了维护它,就要改革它。农业新政就是这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改革是一种农业资本主义结构改革,而非革命性改革。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次农业遭受严重打击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根源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减少农民生产过剩”的措施是什么?此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改革方面的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在金融业和工业方面的重要举措。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查看答案

坊市制的发展变迁,是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和交易区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坊市都有封闭的垣墙围合,有专人负责坊门和市门管理。坊内不允许开设店铺进行商品买卖,市内也严禁列肆贩卖的商人留宿。《晋令》规定:“从垆肆者,皆不得宿肆上。”坊市的功能单一,只是作为商品交易空间,而无居住功能。唐代发生坊市中住人的情况,居住功能向坊市内渗透,坊市出现了功能复合的趋势。

—摘编自冯兵《隋唐时期里坊制、坊市制与“市”的变迁》

材料二隋唐时期,坊市制达到高度完善的同时,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严格的管理制度渐趋松弛,城市结构也必须不断变革以适应新的形势,逐步由封闭式的坊市结构向开放式的街市转变。中唐以后,扩大市场,突破旧的坊市分离制度的限制已成为不可遏制的趋势。到五代时,工商业已突破空间的限制,集中的市制濒于瓦解,临街设店铺已无法禁止,新的街巷规划体制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坊市制度中的“坊”和“市”分别指什么?这一制度出现的政策背景是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材料一中“坊市出现了功能复合”的趋势和原因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这种趋势何时实现?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坊市制的发展变迁对城市功能的影响,并说明它的研究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