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5年到1898年,全国报纸数增加了三倍以上,而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办报主体,...

1895年到1898年,全国报纸数增加了三倍以上,而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办报主体,先后创办了上百种报刊,中国出现了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据此可知,当时

A. 维新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B. 通俗性报刊深受普通民众喜爱

C. 民众的整体素养有了较高提升

D. 维新派利用报刊宣传维新思想

 

D 【解析】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办报主体,这并不能说明维新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故A错误;维新派报刊也不一定是通俗性报刊,材料也无法体现普通民众喜爱通俗性报刊,故B错误;全国报纸数大量增加也不能说明民众的整体素养有了较高提升,故C错误;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办报主体的目的在于利用报刊宣传维新思想,故D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地区,“男女之私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为婚姻,合卺之仪,非俗非古,杂装夷俗,喜怒离合,习为故常”。这反映出

A. 传统礼俗开始受到冲击

B. 上海开始引领社会新潮流

C.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加强

D. 婚俗急变加剧了社会动荡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初,个体经营中产生雇工现象,由于担心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明文规定只准“请1~2个帮手”,“最多不超过5个学徒”。但实际普遍超过这一限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中央采取的是“三不政策”,即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这表明当时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B. 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亟待突破

C. 国家限制个体经济的发展

D. 中央已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查看答案

下面是1956~1959年农村基本核算单位收益分配表。据表可知当时

年份

纯收入(亿元)

国家税收

集体提留

分给社员

绝对额(亿元)

比重(%)

绝对额(亿元)

比重(%)

绝对额(亿元)

比重(%)

1956

265.20

33.80

12.75

12.40

4.68

219.00

82.58

1957

270.24

36.17

13.38

22.59

8.36

211.48

78.26

1958

300.90

39.00

12.96

47.40

15.75

214.50

71.29

1959

281.20

38.40

13.66

48.10

17.11

194.7

69.24

 

 

A. 重视积累而轻视个人消费

B. 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较快

C. 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D. 工业化的物质基础已具备

 

查看答案

1912年英国领事基尔士在报告中称.“(湖南)自辛亥革命以来,发起工厂企业者得到很大的动力,几乎每天都有新公司注册。”据当时报载:“当时的什么实业公司和某项工业筹备处的招牌,到处皆是。有官办的,有商办的,也有官商合办的。”这反映出

A. 实业救国助推了官僚资本

B. 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C. 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好转

D. 近代工业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1883年和1893年我国出口税率分别为10.8%和7.3%,而同期进口税率则为4.8%和3.4%。据此可知

A. 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 请政府注重维护国内产业发展

C. 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D. 洋务运动有助于抵御外来侵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