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祯在《农书》总序中记载:“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用小细锯搜开,...

王祯在《农书》总序中记载:“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用小细锯搜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既满,用木檐捐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印刷之。”下列关于材料中的印刷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 刻板费时费工费料    B. 大批书版保存不便

C. 出现错字易于改正    D. 不适于小规模印刷

 

C 【解析】由“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用小细锯搜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可以看出,这里制作的是单个的字模,故“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既满,用木檐捐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印刷之”应该指的是活字印刷术,故C符合题意;ABD均是指雕版印刷术的缺点和不足,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朱子语类》载:“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朱熹强调的“理”是

A. 超越时空的精神实体    B. 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C. 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    D. 追求幸福的物质欲望

 

查看答案

“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壁间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此诗描绘的书法字体

A. 笔画圆匀,富图案美

B. 字体方正,规范标准

C. 任情纵性,美感极佳

D. 行云流水,清晰活泼

 

查看答案

西汉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绘了一幅天下大治盛世景象:“于斯之时,天下大说,向风而听,随流而化。卉然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德隆于三皇,而功羡于五帝。”《上林赋》文学体裁的特点是

A. 通俗易懂、豪放飘逸

B. 重章叠句、四言为主

C. 平实浅近、句式工整

D. 辞藻华丽、手法夸张

 

查看答案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下列与魏征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思想是

A.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 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 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武帝后期,百姓困乏,户口减半,社会危机日益严重。汉武帝采取了减少边事,恢复农业等措施,挽救了当时濒危的局势,使汉朝避免了陷入秦末的厄运。公元前87年,汉武帝死,昭帝继位。公元前74年,宣帝继位。

汉宣帝表面上很重视儒家,但他也说过自己的心里话:“汉家自有法度,本以霸王道杂之。”针对武帝以来地方郡治的日益败坏,重视对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的考核,对政清者给予褒奖,对于公卿大臣多从有政绩的地方官选拔。史称“是时黜陟有序,众职修理,公卿多称其位”。宣帝数下诏书,使民归农,还奖励地方官吏就地安置流民。他多次下令减免租赋,如前51年减民算三十,前55年减天下口钱,还先后削减徭役六项,赈贷五次。前54年,置常平仓,“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又减贾而粜”。同年,南匈奴归附汉朝,在汉击溃北匈奴后,占有匈奴全境。汉跟匈奴之间从此和睦相处了40多年。

—据《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宣帝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宣帝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