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南宋时期进口商品种类增加,运京的细色货物70种、粗色货物110种,不运京留在当地...

南宋时期进口商品种类增加,运京的细色货物70种、粗色货物110种,不运京留在当地“打套出卖”的粗色货物140余种。这些粗色货物大都是过去很少或从未进口的一般消费品,如普通药材、木材、服装原料等。这说明南宋时期

A. 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性经济体系

B. 朝贡贸易开始瓦解

C. 对外贸易与民众生活的联系增多

D. 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C 【解析】经济全球化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排除A;朝贡贸易是我国古代官方对外贸易体制,宋代并未瓦解,排除B;材料“南宋时期进口商品种类增加……这些粗色货物大都是过去很少或从未进口的一般消费品,如普通药材、木材、服装原料等”说明对外贸易与民众生活的联系增多,故选C;材料没有通过比较,无法得出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的结论,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明朝中后期,在福建龙溪、南靖、长泰、云霄、漳浦、平和等县,佃户向地主交纳“粪土银若干,名曰‘佃头银’”,从而获得长期佃种的权力,使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种现象

A. 标志着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 改变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体现了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D. 说明“重本”政策出现松动

 

查看答案

(题文)《元史》记载,1278年诏谕福建行省:“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由材料能够直接得出

A. 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十分兴盛

B. 周边各国非常崇尚中华文明

C. 东南沿海成为元朝重要财源地

D. 当时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查看答案

(题文)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查看答案

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曾专门撰文揭露历朝正史中的隐讳问题。他对史书中的隐讳,通常持批评态度。但是,对于《明史》,他却没有提到隐讳之事,因为该书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编修的。据此可知

A. 《明史》体现秉笔直书的修史原则

B. 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C. 清代学者修史不再重视隐讳问题

D. 史书编撰在清代达到了最高水平

 

查看答案

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