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中有“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材料体现了
A. 宋代士人的道德观念增强
B. 人臣为君父的“忠”的理学思想
C. 朱子强调社会贵任感
D. 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对读书人的科举态度有所影响
《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汉仪》载“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奉诏六条察州”,材料表明
A. 汉朝的封国制与周朝分封制相比较有一定变化
B. 刺史行使在地方的察举权
C. 刺史出现对承相权力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D. 造成刺史滥用职权干预地方的现象产生
《诗经》中有:“大宗维翰(栋梁)……宗子维城(城墙)”,这里所说的“大宗”和“宗子”均指周代贵族中根据血缘关系对族人拥有管辖和处置权的人。对材料正确解读的是
A. 文学作品的描述不能实证宗法制的存在
B. 体现了既是政治制度又是宗族制度
C. 体现了周代诸候拥有世袭统治权
D. 从材料可推知那两句诗应出自于《国风》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施行“缓和”外交政策。成功组织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顺利解决了欧洲边界问题和柏林危机问题。美国受困于越南战争,也提出了“和平演变”的战略。这说明
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 “冷战”方式有了新内容
C. 美苏由对峙走向合作
D. 苏攻美守局面的形成
1972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尼克松的窃听丑闻,即“水门事件”爆发后,《华盛顿邮报》一直追踪报道;民主党候选人乔治·戈迈文声称水门事件是对美国民主与自由的践踏;国会也成立了特别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材料最能体现美国
A. 主权在民原则
B. 天赋人权原则
C. 分权制衡原则
D. 联邦制原则
在1649年1月27日宣判查理一世死刑的国王审判委员会会议上,愿意出席法庭的只占全体成员的一半(共135人,67人出席),而且费了好大力量才使他们一致同意。在判决书上同意签字的仅有52个人。这说明英国
A. 有制约王权的历史传统 B. 王权与议会的矛盾激烈
C. 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 D. 君主立宪制下王权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