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2年11月,上海南洋公学的学生们为反抗校方的专制统治而集体退学。受其影响,...

1902年11月,上海南洋公学的学生们为反抗校方的专制统治而集体退学。受其影响,东南许多地区的退学、罢课、集会等反抗斗争风起云涌,被社会上称为“学界风潮”。这种现象表明

A. 清末“预备立宪”丧失民心

B. 民主共和成为主流社会思潮

C. 新型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崛起

D. 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受到动摇

 

C 【解析】A选项错误,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902年,预备立宪是在1906年,故排除;B选项无法从材料体现出民主共和是社会主流思潮;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材料的主要内容;D选项不是材料主要体现的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晚清时期在工商和社会服务业领域,已远不是“三百六十行”所可形容。晚清民初中国的职业分化现象,其初兴虽近乎西方,然本土的市场、知识及制度因素却使不同职业体现出不同的行业特征。材料说明

A. 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社会职业分工更趋于细致化

B. 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C. 传统社会士农工商结构出现了严重分化

D. 自由职业群体的兴起大大推动政治运动

 

查看答案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今天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外交行为,可当时的人们却感到愤愤不平。这种“不平”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

B. 对国际外交原则缺少理解

C. 传统的天朝上国思想

D. 不断增强的爱国主义意识

 

查看答案

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阁首辅的地位开始突出,倍受大臣们的尊崇,称其为首相,内阁中的其他成员也多为首辅举荐,他们事事附和首辅,不敢有什么意见。材料中的现象

A. 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

B. 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

C. 说明内阁首辅取得决策权

D. 表明权力制衡已被打破

 

查看答案

王若叟在宋哲宗元年(1086年)的一道奏疏中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赒给,无与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反映

A. 佃户有迁移的自由    B. 佃户对富民的紧密依赖关系

C. 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    D. 均田制破坏、土地兼并严重

 

查看答案

关于王国问题,贾谊的主张,重在分王国为侯国;晁错的主张,在用武力削平割据之局;主父偃的主张,则在把由王国分出的侯国,以推恩为名再加分裂。他们的主张是

A. 层层递进方式    B. 分封制的延续    C. 社会不稳根源    D. 加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