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0年3月美国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

1930年3月美国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其他国家纷纷做出反应,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针对这一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采取的措施是成立(  )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世界银行

C. 关贸总协定    D. 世界贸易组织

 

C 【解析】材料镇“规定,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笼升至48%。其他国家纷纷做出反应,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说明国际贸易体系的混乱,因此成立关贸总协定规范世界贸易秩序,故C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是货币体系的组成部分,排除AB;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指出:美元特权把世界贸易变成了美国的仓库,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促使美元特权形成的是

A.布雷顿森林会议B.联合国成立     C.关贸总协定签定 D.日内瓦会议

 

查看答案

以下表格是1953~ 1964年间苏联的煤钢产量和工人平均月工资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A. 对斯大林模式形成一定的冲击    B.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 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D. 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查看答案

20世纪前半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地向前推进,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工业化强国,避免出现资本主义世界的混乱局面。而罗斯福借鉴了苏联管理经济的成功经验,也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起来。材料中的“成功经验”指的是(  )

A. 战时集中国力的非常措施    B.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C.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 国家经济计划的有效性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西方技术和设备的最大买主。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到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订货。上述材料表明(  )

A. 美苏关系由对抗转向合作    B. 苏联利用西方危机进行经济建设

C. 苏联由封闭走向对外开放    D. 西方各国向苏联转移过剩产能

 

查看答案

“……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该言论适用于评价

A. 罗斯福新政

B. “斯大林模式”

C. 西方“福利国家”制度

D. “新经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