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先进的中国人引进进...

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先进的中国人引进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化从此开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

材料二(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1—1911

300

5600

31

510

1912—1919

600

13000

75

1625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归纳材料一中当时中国工业化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3)材料三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哪一时段发展最为显著?指出影响该时段发展的外部因素。

 

(1)标志:洋务运动。 特点:在外国侵略下起步; 侧重发展重工业; 设备、技术等严重依赖外国; 主导阶层来自于封建统治集团; 以自强、求富为目的。 (2)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 对发展近代工业认识不一; 存在抵触心理。 (3)时段:1912—1919年。 外部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求强”、“求富”的信息可知是洋务运动;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原因、目的、创办者来源和工业侧重点归纳回答。 (2)依据材料二“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的信息从地区分布和工业化认识等角度思考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表格可知1912-1919年发展迅速;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原因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描述了一种现象:如今谁都以为自己是全球化的受害者,包括美国人自己;其他地方的人说我们在美国化,美国人则说他们在欧洲化。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 发达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B. 世界各国的民族差异日趋消失

C. 民族主义成为全球化的制约因素

D. 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查看答案

1991年,美国总统宣布,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导致美国总统下此断言的直接原因是:

A. 东欧各国发生剧变

B. 欧洲实力削弱

C.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D. 苏联宣布解体

 

查看答案

斯大林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 农业集体化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查看答案

1933年罗斯福执政后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并下令美国中央银行扩大美元的发行量,美元发行量成倍甚至成几十倍猛增,此举产生的后果是

A. 加剧了西方国家间的贸易冲突

B. 导致美国国际信用降低,出口低迷

C. 导致美国出现物价飞涨,市场混乱

D. 削弱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

 

查看答案

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中指出:“与中世纪封建制小生产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历史的进步。”列宁在当时发表该言论意在强调

A. 实行固定粮食税的可能性

B. 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必然性

C. 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

D. 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