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1953年—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其中年均增长率出现最高值的原因...

下图是1953年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其中年均增长率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成就巨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生产发展

C.调整国民经济成效显著         D.改革开放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热情

 

C 【解析】 试题本题以数据图示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年均增长率出现最高值”是解题的关键,即1963——1965年为农业总产值增长最高的年份,据此回顾已学知识可知,面对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困难,国家提出“八字”方针,纠正农村“左”倾错误,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从而出现了1963年的大幅度增长现象,C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技术的进步

B. 外来文化观念产生的影响

C. 社会环境的变化

D. 思想解放追求个性的张扬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形成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建交高潮。该外交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

A. 推动日内瓦会议达成了共识

B. 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C.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D. 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1912年

1936年

轻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54.7%

14.3%

出口比例

10.9%

25.2%

重化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13.7%

47%

出口比例

3.6%

6.9%

 

 

A.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 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22年全国华商纱厂的纱锭数量大约38%集中在上海,14%集中在天津,10%集中在武汉,广大内地所占比例极少。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本受外国资本压制的程度不同

B. 社会自然条件的制约

C.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同

D. 民众接受西方思想程度的差异

 

查看答案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A. 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 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C. 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 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