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康熙“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漠北蒙古),使之防备朔方(沙俄...

康熙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漠北蒙古),使之防备朔方(沙俄),较长城更为坚固。以下能体现上述材料观点的有(    

组织雅克萨之战    崇尚儒家文化、恢复科举   尊重喇嘛教   多伦会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D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施恩于喀尔喀”、“防备朔方”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清初康熙帝时期的巩固边疆的举措。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①②两项与“边疆政策”无关,排除。进一步可知,③④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 1676 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A. 三藩之乱    B. 准噶尔叛乱

C. 郑氏割据    D. 大兴文字狱

 

查看答案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 选官须注重才学

C. 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 选官应注重品行

 

查看答案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查看答案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思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一五”计划制定的背景有( )

①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与军事封锁

②苏联与一些东欧国家以资金与技术援助的形式积极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

③东北亚局势紧张,快速发展经济、巩固新生政权成为执政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④国民经济完成恢复工作,为大规模展开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A. ②③④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成为国共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这时国际上的形势是

A. 雅尔塔体系形成    B. 美苏冷战    C. 两大阵营的对峙    D. 美苏争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