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此外,在富者或大资本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贫者或小资本家不但不能享有安全,而且随时都可能被下级官吏借口执行法律而强加掠夺的国家,国内所经营的各种行业,都不能按照各种行业的性质和范围所能容纳的程度,投下足够多的资本。在各种行业中,压迫贫者必然使富者的垄断成为制度。富者垄断行业,就能获得极大的利润。

——摘编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贡德·弗兰克在其著作《白银资本》中指出:直到1800年,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中国在世界上具有异乎寻常的、巨大的和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这是世界其他地区都望尘莫及的,以致中国能够把世界生产的白银(当时的世界货币)的一半吸引了去。

评材料中关于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观点一:中国经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中国明清时期闭关自守,对外贸易得不到发展;封建的法律制度束缚了经济发展;普通老百姓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妨碍了资本的投入;官僚、贵族的行业垄断影响经济发展. 观点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明清时期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农业经济发达,农业产量和农产品的商品率提高;传统手工业技术先进,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城市发展,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商品经济繁荣. 【解析】 试题本题属于观点评论型题型,首先概括材料中的观点,从材料一中“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的信息可概括出观点是中国经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从材料二中“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的信息可概括出观点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任意选择以上两个观点中的一个展开论证即可,如果选择材料一中的观点,可从材料一中“实行闭关锁国、行业垄断、封建法律制度”的角度来论证,再结合所学可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来说明;如果选择材料二中的观点,可从材料二中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以及明清时期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成就来论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

(2)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表现儿童题材的婴戏图盛于宋代,苏汉臣是这类题材的集大成者。下面是其画作《长春百子图》,对此画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人物画,体现宗法观念

B. 风俗画,画出风土人情

C. 文人画,表现文人意趣

D. 宫廷画,服务贵族生活

 

查看答案

造纸术发明于汉代,751年开始西传,1276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 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

B. 道路阻隔,交通不便

C. 西方国家统治者拒斥

D. 中国不愿意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

 

查看答案

“以史为鉴,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致力改革社会现实;有求实精神,注重实践和实证,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下列概念与此说法相匹配的是

A. 格物致知    B. 经世致用    C. 知行合一    D. 与时俱进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

B. 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

C.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 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