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并得到周天子承认的事件。司马...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并得到周天子承认的事件。司马光以此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并指出周天子的行为有悖礼制。司马光意在

A. 强调坚持传统秩序的重要性

B. 希望效仿西周实行分封制

C. 批判三家分晋对礼制的僭越

D. 为支持变法提供历史依据

 

A 【解析】根据“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并得到周天子承认的事件。司马光以此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并指出周天子的行为有悖礼制”可知,因为三家分晋这一事件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司马光认为这一事件是真正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对君臣之礼的彻底破坏,所以他把这一事件,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强调坚持传统秩序的重要性,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礼制被破坏,并非希望实行分封制,B错误;C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能说明司马光的本质意图,排除C;北宋司马光反对变法,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绘画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历史的信息。下图是唐代马球图壁画(局部)。据此能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A. 唐代娱乐方式丰富多样

B. 马球在唐代民间的普及

C. 唐代已出现了马球运动

D. 马球起源于中国的唐代

 

查看答案

南北朝时期,南朝史书中多称北方政权为“索虏”,而北朝史书中又称南方政权为“岛夷”。到唐代,官修史书将南北朝诸帝均列入了帝纪。唐代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突破华夷观念

B. 维护国家的统一

C. 促进民族融合

D. 彰显政权正统性

 

查看答案

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

A. 导致了土地兼并

B.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C. 加速了皇权衰落

D. 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

 

查看答案

史载秦朝规定“子壮则出分”,要求子女成年后强制分家;汉朝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一变化说明

A. 家庭个体经营方式改变

B. 儒家伦理道德强化

C. 田庄经济逐步发展壮大

D. 精耕细作模式形成

 

查看答案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出现了多位如萧何这样的名相。但据《汉书》记载,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 中外朝制度的确立

B. 大一统局面形成

C.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D. 选官制度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