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

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上之丽芙照像馆。”这实质上反映了

A. 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B. 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C. 传统精华悉心保留

D.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解析】 试题题干描述的是一位年轻人剪辫子前还到照相馆照相留念,可以看出其心态是新旧杂陈,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与题干中剪辫子的实时不符;C项错误,长辫子不是传统精华;D项中“共和观念”材料中没有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各种票证,1993年2月后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票证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A. 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B. 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

C. 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D. 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1961年发出《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到年底全国职工减少800万,城镇人口减少1000万左右,减少供应城镇商品粮三四十亿斤、生活用煤二三百万吨。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八字方针”的调整

B. 中苏关系的恶化

C. 知识分子上山下乡

D. “左”倾思潮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56年底,全国已有75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2亿多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其中高级社的户数达1亿多户,占农户总数的88%。这种情况表明

A.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 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巨大

C. 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

D.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查看答案

“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上快马坐火箭,新的纪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这段文字出现的时代大约是

A.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恢复时期    B. “大跃进”时代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一五”计划时期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 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 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D. 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