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83年,清朝政府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83年,清朝政府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四处为外国人来华通商口岸。1717年,康熙以防范西方各国可能对中国侵略为由,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来华,禁止中国商人前往贸易。1757年,清朝政府决定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三个口岸,只留广州一口通商。随后,又设立了公行,兼有外交和商务两重任务的半官方机构。此外,清政府还在广州设立商馆,制定对外商的防范措施,并对国内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严加限制,如严禁粮食、五金、硝磺等出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表2近代英国贸易政策变化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651年

克伦威尔颁布保护英国本土航海垄断贸易的《航海条例》,此后不断修改完善,为此还引发了与海上强国荷兰的战争。

1690、1693年

征收进口商品附加税,开启了关税壁垒不断增高的进程,多数进口商品关税从5%增加到20%—25%。

1815年

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严格限制外国谷物进口。

1839年

在伦敦成立了全国性的反谷物法同盟。

1841年

英国保守党领导人皮尔出任首相,取消和降低了1000多种商品的进口税,全部废除了出口税,自由贸易占据上风。

1846年

废除《谷物法》,放弃贸易保护主义,公开宣布“所有民族之间的贸易必须享受完全的自由”。

1849年

废除《航海条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

1852年

国会以468票对53票正式通过并确立了自由贸易原则。

 

 

—据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政府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贸易政策发生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1)趋势:政府开放的口岸日益减少;由双向贸易转向单向贸易;政府加强对贸易的垄断和控制。影响:一定程度抵制了西方殖民者对沿海的骚扰;但阻碍了中外经济的正常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2)变化:从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发展为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原因:贸易保护政策阻碍了商品流通,不利于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急需发展对外贸易以扩大市场;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权,开展了一系列废除重商主义政策的斗争;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倡导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和推动。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四处为外国人来华通商口岸”“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来华,禁止中国商人前往贸易”“对国内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严加限制”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分析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表格信息“英国本土航海垄断贸易的《航海条例》”“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贸易保护政策弊端以及自由主义经济产生和影响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人都有梦想,但梦想因人因时而不同。实现工业化就曾是许多人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张之洞在1893年9月建成汉阳铁厂。铁厂东西约2000米,南北约500米,占地约一平方公里,16个烟囱直插云天。一位外国人对当时汉阳铁厂的描述是:“烟囱凸起,矗立云霄”“化铁炉之雄杰,辗轨机之森严,汽声隆隆,锤声丁丁,触于眼帘、轰于耳鼓者,是为二十世纪中国之雄厂耶!”

—据《百度百科》改编

材料三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材料四  英国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1)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工业化的产生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美能够率先完成工业化的原因。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标志性事件和方式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的背景。一根小小的烟囱折射的是人们对工业化的态度。请以张之洞同时代人和我们当代人的视角各用一句话评价材料中的直插云天的“烟囱”。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53—1957年间以及1978年,中国为发展经济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查看答案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以苹果、柑橘和梨为代表的中国水果不断出口东南亚各国,而以榴莲、火龙果、山竹为代表的进口热带水果也以亲民价格登上了北方人民的餐桌。这反映出

A. 亚洲区域贸易呈现同质化竞争

B. 贸易自由化丰富民众消费选择

C. 中国和东盟社会差异逐渐消除

D. 农产品成为双方经济交流主体

 

查看答案

(题文)下面是《世界当代史资料所选辑》中记载的美国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单位:%)据此可知

年份

1950

1960

1972

资本主义世界

100

100

100

美国

48.5

31.2

7.6

 

 

A. 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格局

B. 美国资本出现严重外流现象

C. 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瓦解

D. 美国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查看答案

1981年,里根总统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和调整。进入21世纪之后,小布什政府将“竞争招标”私有化新理念扩展到了国有企业和政府改革当中,美国国有企业进入私有化改革的新阶段。这些措施

A. 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 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 均完全放弃了凯恩斯理论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针对新政某一措施的漫画。罗斯福采取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肉类储备以应急救济

B. 减少政府对农业津贴开支

C. 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 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改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