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 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D. 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B 【解析】“抢占了先机”是在17世纪,英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所以说是“傲视全球”,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六世纪未至十七世纪初,英国王室土地入不敷出,大批馈赠或出售土地,如当时女王就将其名下的土地分送给近臣(价值达81.7万英份),还有大量非贵族商人、手工工场主及一部分富农购置大批土地也跻身于贵族行列,从他们中间游离出相当—部分人(新贵族)从事经商、圈地和海盗活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与自己原来所属的封建阶层分道扬镰。材料说明

A. 王室出售土地受商业革命影响    B. 王室出售土地受价格革命影响

C. 长期战争使王室土地收入锐减    D. 该现象巩固了封建地主的地位

 

查看答案

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材料说明了新航路的开辟

A. 使人类加速向近代文明转变

B. 导致美洲传统社会走向解体

C. 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D. 直接引发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题文)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乾隆时丝织巨镇盛泽镇“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这说明明清时期的城市

A. 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B. 经济功能得到加强

C.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商业活动不受监管

 

查看答案

(题文)“大清国农村是一个精英自治的准民主社会,乡绅靠自然威望而不是刚性权力担任民间自治领袖。乡绅的自然威望主要来自德高望重、勇于负责和办事公正。”这种自治状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 中央集权的逐渐削弱

C.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 地方政府权力的下移

 

查看答案

某中学举办历史剧表演活动,下面是四组镜头符合史实的是

A. 《秦始皇》中的百姓身穿棉衣

B. 《诸葛亮》中有人用瓷碗吃饭

C. 《李世民》中有人在喝玉米粥

D. 《康熙帝》中有人在军机处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