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人类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材料二《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三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3)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有的成为文明的助推器,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请列举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成果,并说明它们如何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明清时出现的“李约瑟难题”的原因。

 

(1)地位: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处于绝对优势)。 (2)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 (3)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使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日益加强;火药应用于军事,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4)原因: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专制集权统治严重束缚科技发展;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同西方缺乏交流;古代中国重人文、轻技术的传统不利于科技发展;重农抑商传统政策阻碍科技发展;中国传统科技结构自身缺陷的制约,过分强调实用性,缺乏理论性。 【解析】 (1)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一进行分析后可知,从1世纪到1500年之间,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占全世界的半数以上,说明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处于绝对优势)。 (2)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二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项数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这几项比较多,说明了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其原因可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统治者在农业方面的政策等方面来归纳。可回答为农业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从而使与农业有关的科技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3)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问要求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答出三项对整个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的古代发明。既要答出重大发明,也要说明每项发明对世界所生的具体影响。可答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以及它们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即可。 (4)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准确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可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统治政策、思想文化、科技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归纳答案。从经济上看,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从政治上看,古代中国长期的专制集权统治严重束缚科技发展;从古代统治者实行的政策上看,重农抑商传统政策阻碍科技发展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同西方缺乏交流;从思想文化上看,古代中国重人文、轻技术的传统不利于科技发展;从中国古代科技自身存在的缺限上看,中国传统科技结构自身缺陷的制约,过分强调实用性,缺乏理论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二:在当时文人看来,词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宋代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2)据材料二,概括宋词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兴盛的主要原因。

(3)宋代的思想文化虽然繁荣,但是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艺复兴”。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近代世界赖于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下列宋朝时传入欧洲且对“近代世界”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发明是

A. 指南针

B. 地动仪

C. 造纸术

D. 火药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古代把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称为”润笔”。至明中后期不少士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它物质报酬的观念,甚至以“润笔为生”。材料能说明

A. 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    B. 儒家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

C. 士大夫轻视科举入士途径    D. 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 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 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 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替宗教改革开路的发明是(   )

A. 指南针    B. 火药

C. 针灸疗法    D. 印刷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