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

材料三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小说情节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谈谈小说与历史之间的关联。

(2)试从材料二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慨括40年来,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决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1)开辟新航路;早期殖民扩张(占领殖民地、掠夺金银、贩卖黑奴、欺诈性贸易、发展种植园经济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拓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宗教改革与乌托邦思想。小说是时代环境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 (2)一战后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苏俄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力增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和对立出现;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或资本主义各国打起了激烈的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并使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或法西斯势力猖獗)。 (3)融入全球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解析】 (1)材料“渴望航海冒险”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材料“巴西开办了种植园”“……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反映出早期殖民扩张;材料“非洲贩卖黑奴”反映出黑奴贸易、三角贸易;材料“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反映出近代欧洲宗教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说是时代环境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2)注意要围绕“焦虑”二字做文章,题目要求“概述”,所以还需要有叙述的成分,时间很明确,要求写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这个时间段内的史实。这一题要从引起国际社会“焦虑”(即引发矛盾和国际社会的动荡、斗争)的史实去思考和表述。 (3)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19)》

材料二

1948年,通货膨胀严重,上海市长排队抢兑黄金

1948年国民党政府法币崩溃,天津市民在兑换“金圆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状况并分析原因。

(2)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年)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破3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早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1740年)下令告诚:“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生产经营方式,并概括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推行垦荒政策的背景及影响。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中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 建设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方式加强区城经济合作,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反映出

A. 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B.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趋势

C.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D.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查看答案

2016年9月, 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有专家指出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G20)将取代七国集团首脑会议(G7)。这表明

A. 二十国集团成为新的世界领袖    B. 发达国家经济总量逐渐下降

C.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质的变化    D. 全球治理需发挥新兴国家作用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A. 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 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D. 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