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为中国茶叶、生丝出口数量统计表(单位:担)该表反映了 1830——1833年...

下表为中国茶叶、生丝出口数量统计表(单位:担)该表反映了

 

1830——1833年

1868年

19世纪70年代末

茶叶

年平均328000

1440000

2000000

生丝

年平均8000

57000

80000

 

 

A.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种植区扩大促进丝茶出口增加

C. 中国丝茶在国际市场占主导地位

D. 农村自然经济解体范围逐步扩大

 

A 【解析】 材料表明中国越来越多的丝茶出口到国外,提高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这反映出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故A项正确;丝茶大量出口体现了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它刺激了中国茶叶、蚕桑种植区的扩大和商品化经济的发展,故B项逻辑错误;C项说法错误,错在“主导地位”;农村自然经济解体范围逐步扩大不一定会导致茶叶、生丝出口数量增加,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700-1830年间, 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 以鸦片换取白银    B. 以鸦片换取丝茶

C. 以白银换取棉布    D. 以白银换取丝茶

 

查看答案

耶鲁大学资深史学数授彼得·盖伊在其著作《启蒙时代》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查看答案

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 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已成为“日不落帝国”    B. 拓展世界市场

C. 工业革命    D. 奴隶贸易

 

查看答案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B. 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世界    D. 中西方文明的交融与碰撞

 

查看答案

据统计,1493-1600年,世界的银产量是23000吨,其中新大陆美洲生产的是17000吨。而从1550年到1645年,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有14000吨,是这一时期中国自产白银的近10倍。材料说明

A.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C. 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 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