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综观中国历史,儒家“君子”几乎始终是政治、社会批判功能的首要承担者。...

有学者认为,综观中国历史,儒家“君子”几乎始终是政治、社会批判功能的首要承担者。从汉末“清议”到宋代“太学生”运动,再到晚明东林党人的“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无不是儒家“君子”发挥政治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表现。下列解释与该学者的主张最符合的是

A. 道德修养是儒家“君子”的首要内涵

B. 儒家“君子”是“批判”的政治主体

C. 儒家“君子”是维护君权和统治者的保守派

D. 学习知识对儒家“君子”有重要意义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儒家‘君子’几乎始终是政治、社会批判功能的首要承担者”和“无不是儒家‘君子’发挥政治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表现”等信息可以看出,该学者认为儒家“君子”是“批判”的政治主体。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道德修养问题,排除A项;材料并未说明“君子”是保守派,排除C项;D项中的“学习知识”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A. 课程设置多样化

B. 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C. 向社会下层扩展

D. 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查看答案

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 家族宗法观念进一步加强

B. 读书风气日益盛行

C. 传统贱商的观念有所改变

D. 抑商政策发生转变

 

查看答案

学者黄仁宇曾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作者意在说明明朝

A. 缺乏社会变革的新经济因素

B. 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展

C. 八股取士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D. 闭关锁国导致中西文化的隔绝

 

查看答案

梁启超曾自述道:黎洲有一部怪书,名曰《明夷待访录》------这部书是他的政治理想。从今天青年眼光看去,虽像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梭《民约论》出世前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明夷待访录》与《民约论》的相同之处在于

A. 具有民主思想,推动了反专制斗争    B. 具有民主和君主立宪意识

C. 用法律限制君权,实行君主立宪    D. 主张以民为本,实行共和制

 

查看答案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 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 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